第69章

欺世盗命 群青微尘 3321 字 4个月前

小小的女孩偏过身,指向远方,只见远处石阙古刹林立,金瓦上爬满碧草。地上的血光蔓延上了屋脊,融化在夕晖里。

“不过你瞧,天底下的人都要变得和三儿一样啦。姑父画下了召鬼阵,等鬼王将荥州握住,大家都会变得和三儿一样,不会老,也不会死,永远在一起。”

易情听得有些毛骨悚然,问:“这些红光,便是召鬼的阵法?”

左三儿从椅靠上站起来,扯着他走到覆雪的庭院里,指着地给他看,“是呀,这是画出的法坛、纂绳,阴狱开门,群鬼毕集。姑父画了这法阵三十一年,三儿陪他画了八年。姊姊还不知道,她如今正尝试飞云而上,破三十六天,直抵丹霞之上。”

她的声音忽而变得寂寥。红日坠下,棉絮子似的浮云在天穹里化作阴影,像一条巨大的疮疤。女孩儿抬起脸,那对漆黑如墨的眸子里映着尘沙般的星芒。

“所以她不会来救三儿,谁也不会来救。可是你会么?”

易情说,“我会的。”

左三儿说,“为甚么会来救我?为甚么是我的亲族在害我,可和我萍水相逢的你却会救我?”

易情说:“不为甚么。因为你的姑父想爬到我头上,做我姑丈人,却又污了天记府的名声,还想害这天底下的人…原因有许多,但最重要的一条,那便是我爱管闲事。”

小女孩儿笑了,那是易情在醒着时不曾见过的她的笑容。

左三儿站起身来,夕日在她身后黯淡地悬着,像一昏浅而淡的烛火。梦里的她说。

“好,那我等你来救我。”

“三儿已等了八年,再等上一等,也无妨。”

醒来之后,易情昏头胀脑。他爬起身来,望着窗格外的风雪发愣。厢房里空无一人,那古怪的梦境与祝阴烟消云散,只听得四周寂寥的雪声。

他的伤好了大半,还有些裂口尚未好全。日子过得飞快,枝头覆雪落了又积,他时常头痛欲裂,便窝在厢房中养伤。七齿象王、冷山龙、祝阴、左三儿都不曾来找过他,仿佛从府中如清露般消散。每日替他换绢纱、送吃食的都是来来去去几位女侍,神情麻木,仿佛偶人。

他听闻,左不正被象王使计困在了浮翳山海,那儿飞龙盘旋,妖鬼横生,约有十万之数。要成兵主,需得身历千百险境。可这回的险境着实够凶险,左不正无暇赶回。

可出乎意料的是,秋兰却在。她换了一身月蓝妆花裙,扑上了粟米香粉,点着重绛胭脂,神色却郁郁寡欢。她有时会将盛着饭食的木托送到易情榻前,静静地看他吃完。

“秋兰姑娘,你怎么在这儿?”易情见了她,惊奇地道。

秋兰跪坐着,手妥帖地叠在膝上。那股乡野的顽性像是被洗去了,如今的她更似一个深闺小姐。她蹙着眉,说,“微言爷爷将我留在这儿了,说凶年到了,天坛山里穷,留不得我。”

“七齿象王有要你做甚么事么?”易情问。

秋兰说:“倒也不是甚么大事儿。他时而会叫人拿一条黑布蒙着我的眼,领着我走,要我去一个阴冷冷的地方用‘宝术’。我不知怎么用,他便教我演科仪,念些咒,走些古里古怪的步子。于是我的两手便热起来了,他说,那便叫发运‘宝术’。”

易情望向她,她的眼下有一圈淡淡的乌青。他问:“你想回天坛山么?”

秋兰点点头,又摇摇头,神色落寞。“我想不起来我为甚么要回去了,就像我想不起当初为何要上天坛山一般。”

她扭过头,漆黑的眼瞳里像下起了丝丝细雨。

“公子,为甚么我会在这里呢?你知道这缘由么?”

易情想,他自然知道。但许多事从来只有他一人知道。于是他只将两臂枕在脑后,漫不经心地道:“哈,我怎会知晓?问天老子去罢!”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祝阴却仍未再来造访。易情的伤几乎好全了,他抓着直棂窗横木,往外头瞧,白雪如同缎面,并无半点足迹。左府像一个幽静的牢笼,他被囚困于此。

这是怎地一回事?易情心中生出疑窦。白日里,他在庭院里打开天书,细察天地间墨迹的流动。他望见了九幽之上的阵迹,那个梦是真的,地里有招鬼的阵法。他用宝术将那阵迹仔细地画断,却听得围墙外时而传来阵阵哀声,他忍着伤痛趴在墙头往外望去,却见墙根躺着许多面黄肌瘦的人影,饿殍遍地,乌蝇盘旋。

夜里入睡时,他突而心头一悸,他这是在坐以待毙!七齿象王不是罢手不干,而是在暗度陈仓。

惊惶的叫声忽而如浪潮般涌起,易情一个骨碌翻身起来,却见雪地里发着莹莹血光。他猛地一惊,却觉一个庞硕的阴影盖在脸上,抬头一看,只见一只巨大的泥佛在低头朝他微笑。

“是€€子鬼王!”

“鬼王…怎会出现在荥州?”

几个青衣方士匆匆赶来,见了那泥佛,惊恐地叫道。那泥佛额间似生一痣,并非智慧眼,而是一个蜷缩着的小小婴孩。€€子鬼王在街巷中缓步前行,肌肤在血光间蠕动,像一团被水不断冲刷的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