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楚庄王开启了问鼎先河,他向周天子的使臣王孙满问九鼎的轻重大小,虽然被王孙满一句“在德不在鼎”给顶了回去。但问鼎本身就是一种觊觎王权的信号。

诸侯争九鼎,本身就是在争所谓的天命正统,图一个立身名正言顺。

等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时,九鼎已在辗转中不知所踪。这件事,也成了反对者攻击秦始皇的筏子,因此证明他并非真正的天命所归。

“九鼎是不是真的有那个啥……嗯,王霸之气。”小鲤鱼好奇道。

就好像那块舜帝给他的共工驱逐令一样,令同本人。那九鼎是不是就是大禹的象征,象征大禹的功绩和气运,因而得九鼎者才是真正的九州之主?

不过比起共工驱逐令,这九鼎不仅大,而且还有九个……很不方便。

小胖鲤忍不住补充道:“那个,铸九个鼎,难道不仅仅是因为象征九州,还有分散风险的意图在里面?”这样,如果底下诸侯觊觎王权,要收集九个超级大鼎,比起一个鼎来说,难度要增加很多。

应龙捶桌狂笑:“好想法!我们水族就是有创造力!”

姬曜:“……”

大禹:“……”

大禹有点无奈:“我铸九鼎的本意,并非如此。”

“啊?”小胖鲤听到这个意料之外的答案,瓜子也不嗑了,有点懵地问道,“不是展现天子的王霸之气的吗?”

“王霸之气?”大禹重复了一遍小胖鲤网感十足的词,笑了起来,“王孙满的话是对的,‘在德不在鼎’。而我铸鼎,并非是炫耀功绩或是用它来象征九州之主的。”

“那是用来干嘛的?”鱼鱼好奇。

“我铸鼎,是给民众辨神奸的。”大禹轻叹道,“关于九鼎的传言,有两点没有错——”

九鼎很大,且鼎上刻着九州山川河流以及鬼神精怪。

“给民众的?”小胖鲤睁圆了眼睛。大禹铸鼎的初衷和九鼎后来的象征意义居然截然不同……鱼鱼吃惊。

大禹“嗯”了一声,唇角弯起了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我也没想到九鼎居然会成为王权的象征。”

他因为治水而踏遍九州,也因此熟知九州各地势以及各地的妖神鬼怪。他是神,自然不惧这些,但普通民众对妖神鬼怪却并无还手之力。而民众为谋生,却少不得出门远行。

因而,在治水结束,天下算是安定之后,他便铸了九鼎,鼎上刻着九州地势路线以及鬼神精怪,用图的形式展现。九鼎呈在宫门之外任人参观。

“你可以把它当成九州的旅行指南。”大禹想了想,解释道,“有些不好走的路线以及对人类不友善的妖邪会特意标注提醒。”

“蛤?所以,九鼎才会铸这么大,而且铸了九个。”万万没想到,九鼎居然不是用来祭祀或是炫耀权威的,它居然是……出行指南,还是带提醒功能的那种。

因而,《左传》才称: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既然九鼎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禹温和地笑了笑,似乎在说着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那个,嗯,不忘初心。”小胖鲤拍了两下爪子,真诚地说道。

哦吼~这回他不仅知道了大禹铸造九鼎的真实原因,就连九鼎消失的原因也一并知道了。

……

“是时候了。”大禹朝着天空看了一眼。

姚钰:“……”吃大禹瓜吃得太忘我,差点忘了来这里的正事。

姚钰顺着大禹的目光看去:天很蓝,云很白,没了……

就在姚钰发呆之际,天气由原本天朗气清一下子变得狂风大作。敖局的帐篷和他的躺椅都被吹翻了过去。

接着,离他们最近的“亚形”祭台从底部开始冒出一道道裂缝,裂缝越来越宽,且直通顶部。

其他祭台虽然没有裂缝,但也震动不已,似乎在强行压制什么,但有点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