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昭洲城颇为热闹,虽天寒地冻,但还是冷不了众人熊熊的八卦之心。
昭洲的花家香铺和封家掐起来了,起因不可考证,但说法较多,有说是因为封家了卖了次好夹杂的香料给花家香铺,被王管事给发现了,于是闹腾起来。
也有人说王管事仗势欺人,有一天封家封墨到花家香铺去,都被人给狗眼看人低的得罪赶了出来,大感失去颜面的封家自是不依不挠,因此两家就互相打起嘴仗来。
但无论是哪种原因,这昭洲的水在继暗香楼那场风雨之后,水便更浑了。
息家的香铺便在这种形势下悄然的开张了。
腊月初二,黄道吉日,宜祭祀,动土,出行,开张,诸事皆宜。
息家的香铺名是老太爷亲自书写,简简单单的就叫息香,位于南坊香市的坊尾,与花家香铺形成一呼一应之态,那两层楼宇的檐沿角是冲天仰首的貔貅木雕,预示招财聚宝,红木阴雕的“息香”二字的牌匾,在日光下闪闪发亮的挂着,整个香铺的设计不同于花家香铺的精致,但却多了一分无以伦比的大气,这自然也是老太爷亲手绘制的。
花九陪着太爷站在香铺的三步台阶之上,大爷站在太爷的另一边,然后依次下面站的是其他息家子孙,这个日子,连息华月居然也到场了。
太爷牵着老太太的手,拉着她共同亲自点了竹炮,这表明息家人几代进入调香行界的愿望在今日实现了,一时之间,老太爷就有些唏嘘不已。
“父亲,您小心点。”大爷连忙扶了一把,生怕他站不稳就摔了般。
花九敛着眉目,拢着手,低眉顺眼地沾边台阶上,小脸上看不出欢喜也看不出不愉,她就那么静静的犹如空谷中的幽蓝。
“息七媳妇,辛苦了。”老太爷拿着龙头拐杖的人拍了拍花九的肩,银白的寿眉和胡须之下,笑意暖绒,是从未有过的真心。
“孙媳不辛苦,夫君不在,这便是花氏应该做的。”花九点了下头,嘴上谦逊。
巳时,有那早邀约了的客人前来,皆送上薄礼朝老太爷拱手祝贺,太爷今日穿着墨蓝色的圆领袍子,什么时候都不忘拉紧了老太太,那脸上也是红光满面。
逢人他便向别人介绍花九,只说是当今皇帝钦点的御庭圣手,以后会是这息香的调香大家,如若大家有需要,还请多多捧场之类的。
花九只微抿着唇,屈膝行礼,微翘的唇带浅笑,不多言亦不插言,只给人一种安宁温婉的大家闺秀气度,端的是打心眼里想亲近亲近。
这些来宾中,不管是谁,只要是太爷亲自介绍过的,花九都一一将名字、人和背景都用心记住,指不定哪天就能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息香内的场地颇为宽敞,还有二楼高级的香品摆放着,这都是最近几日花九带着秋收一起赶制出来的,比一楼那些都是婢女练习制作的要好很多,只才一会,这两层楼便稍显拥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