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洛清明,他们本便是不如何熟悉的关系,步惊川见到他上台后,只微微点头示意,却未想到洛清明主动同他打了个招呼道:“真巧,自周途城一别,竟能在此处再遇到步道友。”
步惊川心说奇怪。周途城一役对当时在场的人来说,都不是什么美好的经历,洛清明却提得这般轻描淡写,仿佛那日见到的血战不存在似的。他可记得分明,那日的洛清明,是巴不得早点离开周途城为好的。
那为何此时又忽然用这种熟稔而又怀念的语气说话?
他们明明不熟。
但出于礼仪,洛清明既然已经主动打了招呼,步惊川又不好甩对方一个冷脸,只好勉强应道:“洛道友,许久未见。”
说完二人之间便陷入了沉默。
他们本就是无甚可谈的关系,场面话说完后陷入死寂,步惊川也不觉得意外。
意外的是,在他印象中话一向不多的洛清明又继续开口,用他二人之间才能听到的声音道:“不知此回步道友上场,你那剑灵可同在?”
步惊川对他这番带着打探他底细意味的话语生出一阵不适,却又碍于面子不好发作。洛清明的言下之意,分明是说若是秋白在场,即使步惊川赢了,也是胜之不武。
他不动声色地朝比武场下的某个角落看了一眼,闷闷应道:“比试是你我二人之间的事,自然不会让他插手,有失公允。”
“那样最好。”洛清明微微一笑,面上一派柔和,倒是有了些传闻中那位疏雨剑阁天之骄子的风范了。
然而步惊川在他那般和睦神色的注视下,却浑身不自在。仿佛被什么阴冷的东西盯上了似的,可定睛一看,洛清明仍是那如沐春风的笑容,仿佛步惊川的感觉只是他自己的错觉。
一旁的太云门弟子上前,打断了他二人的对话,“比试即将开始,请二位做好准备。”
这般尴尬焦灼的气氛被那太云门弟子一搅,倒是没了先前那番令步惊川难受的感觉。他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全神贯注投入到眼前的比试当中。
洛清明抽出了腰间的灵剑,挽了个漂亮的剑花,在太云门弟子宣布“比试开始”的声音中,洛清明遥遥冲着步惊川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步道友,请。”
第125章 折桂之变·一四·清正明心
比武台长有二十丈,宽有十丈,由青石铺就,甚是宽广。青石上有不少痕迹,昭示着这处比武台饱经历届弟子术法磋磨。
步惊川便站在这青石比武台上与洛清明遥遥对视。他心中清楚,洛清明此番行径,虽看起来大气,却绝不是在同他客气。
比试之间,刀剑无眼,哪需要这般作势谦让。
阵修与人对战时多是处于被动的一方,向来见招拆招,少有主动出手的机会。洛清明那看似轻巧的邀请,实则是请君入瓮的圈套。
步惊川自然不会如洛清明的愿。让他在比试中主动便是叫他自乱阵脚,此刻比试刚刚开始,他便好整以暇地握住手中的阵盘,静待洛清明的动作。
与比武台上谨慎沉默的二人不同,台下的观赛弟子都迫不及待讨论起来,而洛清明看似谦让的举动,赢得了不少称赞之声。
台下压低了的说话声汇到一处,落在步惊川耳中便是如海中波涛一般汹涌的“嗡嗡”声。
步惊川在这嘈杂的声响中,凝眸望向立于比武台另一角的洛清明。
久久等不到步惊川动作,洛清明手腕一旋,手中灵剑剑锋登时对准了步惊川。
旋即,寒光一闪,洛清明消失于原地,飞快朝着步惊川奔袭而来。
洛清明的佩剑名为四月雨,正是应了他姓名中的“清明”二字。先前步惊川也听过些传闻,说洛清明名中的“清明”非是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而有“清正明心”之意。
四月雨剑身纤细轻巧,不似步惊川见过的其他灵剑般坚韧,而是带了几分韧性,柔软异常。
剑身一起,来势勃发,正如细密春雨,无声浸透。
乃是疏雨剑阁的春剑。
那细密的剑气以洛清明为中心,打着旋向四方漫延,步惊川微微后退几步,避开这看似温和无害的剑气,并不费力抵挡。
洛清明见势不成,又一转攻势,倾身袭来。
滚滚剑气犹如绵延波涛,向步惊川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