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个时辰过后,一驾轻简而不失威严的马车驶出端王府正门,与此同时,一个小厮装扮的青年悄悄从角门溜出,一路小跑来到集中了数家京城老号的街市,混在前来请医抓药的百姓当中,进了悬挂着“百草轩”匾额的乌漆大门。
马车内,慕容宏伸手掀起窗帘,看看越发阴沉的天色,低声向驾车的善庆叮嘱道:“速度再快些,需得赶在落雨前入宫才好。”
善庆应了一声,手上加力,马车向着宫廷的方向疾驰而去。
青年进了“百草轩”,见坐堂先生微闭双目,正专心为一名老者诊脉,后面还排了好几位患者,几名学徒也都忙忙碌碌,不由面露焦急之色,却并未逾矩,只是静静立在一旁。
“百草轩”素以药材正宗、价格公道著称,店内共有两名先生、五名学徒,先生们自不必说,便是那些学徒中年纪稍长的三位,从师久了,耳濡目染,也个个皆是杏林妙手,故而来客不断,颇有人气。
此时,坐堂先生吴春生诊完了脉,凝神思索片刻,挥笔写下一张药方,他转头欲将方子交给新来的学徒,这才看到青年。吴先生急忙站起身来,向等候的患者歉然解释几句,又低声向徒弟叮嘱一番,向青年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同向内堂走去。
内堂别有洞天,却是一间宽敞的书房。此处窗明几净,一张山水屏风甚是显眼,除了寻常的纸砚书籍,还并排摆放着三张青石棋盘,墙上挂着一杆玉屏箫。
房里微微熏了些清雅的香料,青年不由深吸了一口气,顿觉心旷神怡。
吴春生径直走到屏风之前,低声说道:“先生,端王府里的福缘小哥来了。”
片刻之后,一名身材颀长、白面微须的男子从屏风后快步走出,正是“百草堂”的大先生方亭恩。
他手中捧着一只六寸见方的酸枝木匣,向福缘微微颔首,将它小心放在案头,又从袖中取出一把精巧的黄铜钥匙,打开木匣,现出里面垫着青色丝绸的白瓷葫芦药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