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难得的好天气,天朗气清,温度适宜,空气难得清新。
赵珉章却有些坐立不安,他不时地拽拽自己的领带,搓着手,轻咳两声想要说话,话到嘴边了却觉得有些不妥,又咽了下去。更是不时地看看门口,期盼着晓蔚赶紧过来。
和赵珉章的紧张局促相比,坐在他对面那位儒雅的老人就显得格外从容了,只见他不紧不慢地用沸水淋洗着茶具,然后置茶,冲水,还颇有意趣地来了个“凤凰三点头”。慢悠悠地冲好茶,递给赵珉章一杯,微笑着说道:“请。”
赵珉章立刻躬身接住茶杯,品了品,赞叹道:“伯父泡的一手好茶。”
李建国笑而不语,握着手靠在沙发背上,上下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赵珉章。
赵珉章自认为自个多多少少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吧,但是被晓蔚爸爸这样一打量,却觉得心里不断地发毛。
好一会,就在赵珉章觉得自己快要绷不住了时候,李爸爸慢悠悠地开口了:“听晓蔚说你工作一直很忙?”
有话说就好,赵珉章连忙整顿神色,说道:“之前确实很忙,从去年开始慢慢缓下来了。一直也没有接戏。”
李爸爸品了口茶,点点头,笑道:“缓缓也好,工作嘛,是做不完的。还是家人最重要。”
赵珉章连忙点头答应着:“是的,是的,伯父说得对。”
李爸爸叹了口气,说道:“哎,晓蔚这孩子懂事啊,只要她在家,做饭洗衣服,收拾家务,都不用我和她妈妈帮忙,功课从小到大也从来不用我们操心,从小学开始就没下过前五名!当初啊,想着让她做个老师什么的,安安稳稳的,我们还能帮衬点,谁知道她却一心要考中戏,你知道不,我家晓蔚,当年考中戏的时候,可是她们那一级里总分最高的!文化课那个成绩啊,考北大都是可以的!”
这个赵珉章倒是不知道,看着一脸骄傲的李爸爸,赵珉章也与有荣焉。
李爸爸叹道:“我有时候宁可她不要这么懂事,像别的孩子一样,调皮一些该多好啊!”
说起这事,李爸爸就有些伤心了,当初因为他的工作性质,连续几年都顾不上家,老婆也是个事业心重的人,俩口子忙着工作,就把晓蔚送到了她外婆家养着。等过了几年自己从甘肃回来了,自己的小闺女连爸爸都不认识了,去接女儿回家,直拉着他姨父的手哭喊着爸爸,不要抛下她。后来把晓蔚接回家好几年了,孩子还一直认为是她的爸爸妈妈不要她了。
就因为这些事情,李爸爸一直对晓蔚很是愧疚。想着法的宠着她,只要晓蔚开口,李爸爸从来不反对。可是孩子越长越懂事,李爸爸却觉得有些怅然所失了。
赵珉章含笑听着李爸爸讲着晓蔚小时候。
“你说那时才多大的小孩啊,人都没有灶台高,就知道踩着个小凳子,扒拉着给我和她妈做饭了。那一顿饭啊,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了!还有啊,还上小学呢,我给她的零花钱都不乱花的,要钱买还珠格格的贴纸呢,我就给了她五十,然后呢,给我带回了四十九,一分都不乱花的。过年,给了些钱让她置办些新衣服呢,结果呢,给我和她妈妈买了一大堆回来。”
李爸爸一说起晓蔚来就滔滔不绝。赵珉章也兴趣盎然,这些事情,都是自己在晓蔚的生活里从来没有参与过的部分,当时的晓蔚是怎样的呢?穿着宽宽大大的校服,高高地用红皮筋扎着一个小辫子,整整齐齐地带着红领巾,在北京的胡同里跑着笑着,渐渐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晓蔚和妈妈进门,奇怪地看着自家老爸和赵珉章一幅相谈甚欢,知己难遇的样子,明明自己走之前,俩人还大眼瞪小眼的,怎么这才不到一个小时,就这么熟稔了。
把手里的菜交给妈妈,晓蔚走过去,坐在爸爸身旁的沙发扶手上,问道:“你俩说什么呢,这么开心?”
赵珉章连忙端起一杯茶来,掩盖住自己嘴边怎么也收不住的笑意。
李爸爸笑着说:“在说你上高中那会,从来不逃课的,有一次竟然逃课偷偷跑出去看珉章的电影。对了,我记得你那会还收集了好多珉章的海报和贴纸呢。墙上啊,作业本上,课本上只要能贴得地方到处贴得都是呢。”
李晓蔚叫到:“爸,干嘛说这些啊!我才没有到处都贴呢。”
李爸爸笑道:“是是,没有到处贴,咱家只有我和你妈的卧室没有贴。”
李晓蔚气急败坏地摇着老爸,叫到:“爸,不许说。”
“好好好。不说不说啊!别摇了,我都散架了。”李爸爸笑呵呵的说道。
李晓蔚别了一眼笑得得意忘形的赵珉章,叮嘱老爸:“不许再说我坏话啊!”
李爸爸连忙点头答应。
老妈在厨房里霹雳啪啦的,晓蔚有些不放心,但也只能用眼神示意自家老爸收着点。
吃完午饭,赵珉章想要帮忙,被晓蔚和李妈妈大力赶出了厨房,赵珉章拿起晓蔚桌上摆着的照片,看样子是好几年前照的,那时的晓蔚还留着两个大辫子,脸上的稚气未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