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谦金一诺 米线天下 1928 字 4个月前

回到别府,在竹苑的书房分别坐下。秦汉从护卫头头手里接过一沓厚厚的信笺。翻了翻,里头分成了三份,一份是楚氏给宋嬷嬷的,一份是秦明给秦汉的,最后秦诺惊奇的发现竟然还有他的,是秦谙写的。

秦诺诧异的结果给他的信,看了看拿了信认真的看的秦汉和宋嬷嬷,以及其他等着看看有木有新鲜事的其他人。秦诺动了动嘴,还是沉默着打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开头就是:“弟弟近来可好?”用的竟然是大白话,秦诺瞪大了眼睛继续看,不是说这位大哥文化水平特别高,文化课程全优之类的吗?

“为兄是在你离开之后就醒来的,关于入京之事是我和谨哥儿对不住你,让你如此年幼就要离开北川离开家人去往京城。然而此事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故此去一路一定要小心,为兄听说弟弟在清江之后改换船,不论我二人过去如何,为兄仅有一言,一定要小心不要单独一个人在甲板上。为兄昏迷之时曾在梦中见到弟弟落水,弟弟身子向来羸弱,还请多加小心…”

秦诺放下手里读了一半的信,歪着头想了会,觉得有这么多的护卫应该没什么的吧,秦诺挠挠头继续看“弟弟且放心,为兄和父王一定尽快想办法接你回家,等着咱们一家团聚。为兄自知过去种种对不住你,不论弟弟如今如何看待我这个兄长,为兄已然立志定不让人欺辱弟弟。弟弟且放心,父王已经回府,有父王在,弟弟不必担忧母亲。”

秦谙写到这里仿佛顿了顿,在信纸上留下点点墨迹,接着在下面写道:“谨哥儿甚是想念你,随信附有一枚象牙打磨的圆珠,你应当记得谨哥儿常常把玩的,他央着让人给圆珠做成了挂坠,若是…戴在身上,这是谨哥儿的一片心意。”

秦诺看见桌子上果然放着一个檀木盒子,不过巴掌大,上头雕刻着双鱼戏水。秦诺打开盒子,里面有一棵打磨的十分圆润莹白的象牙珠子,只有拇指头大小,用一根黑色的绳子穿过,象牙珠子的旁边分别还有两枚比象牙珠子还小些许的黑珍珠。

秦诺捏着象牙珠子用拇指磨蹭了一会,不由得笑了。宋嬷嬷的信已经看完了,见秦诺手里的珠子露出诧异的脸色道:“这不是大舅爷给果郡王的生辰礼物吗?果郡王竟是送给您了!”

秦诺疑惑的看着她,宋嬷嬷笑道:“果郡王果然最重小郡王,当年果郡王周岁时,大舅爷曾经亲至北川送来楚家的贺礼,当时果郡王就从大舅爷特地为他准备的礼物里面只挑出了这个,之后也是自己收起来,不让王妃收着。要不是青衫看着,王妃还担心果郡王不小心忘了就找不着了。”宋嬷嬷顿了顿道:“这枚象牙珠子挑的是最为年长的象牙当中最好的部分打磨而成,整个珠子浑然天成,完全看不出打磨的痕迹。乃是极品,最是低调奢华,没想到,没想到…”宋嬷嬷想到楚氏的态度,越发担忧将来几位哥儿长大以后,若是楚氏依然不改态度,而秦诺与秦谨的感情依然这么好,那么将来楚氏和秦诺有了冲突,秦谨可不一定会站在楚氏这边。

往深了想,竟然已经出现了亲离的格局。宋嬷嬷细思极恐,想着恐怕京城一应事了就要尽快赶回北川,否则青巧那小妮子不对劲,但是王妃越发信任,若是长此以往哪里还有她说话的地方。趁着她还有些精力,楚氏还听得进一两句话。

方才就是楚氏给她的信,她是最快看完的,里头只叮嘱了些许官面上的话,也不问行车那几日秦诺可还受得住,不问何时再次启程,更没有问秦诺现下如何。不过是说了些注意安全,一路打点银钱可还够之类的话。

还有一件唯一让宋嬷嬷高兴的事就是秦谙终于醒了,只是楚氏不欲与宋嬷嬷说太多,只是提了一句,身体并无大碍,只是躺了太久还有些虚弱。

宋嬷嬷仔细收好信,抬眼就看见秦诺脖子上挂着那颗珠子。莹白的珠子正好落在锁骨之下,隐隐约约还能从没有理好的衣领处看见,散发着微微的朦光显得秦诺的皮肤更白皙。宋嬷嬷想起秦诺的女儿身,心下暗叹:这若是恢复女儿身,穿上女孩儿漂亮的裳裙不知道要比过多少北川的大家闺秀。

秦诺不知道宋嬷嬷心下暗叹。他只在信中感受到三哥对他浓浓的爱,不由得感叹果然那些年投喂的点心没有白费,那些一起玩耍的日子果然值得人怀念。秦诺隔着衣服捏了捏象牙珠子,笑的见牙不见嘴,至于秦谙的一口一个‘为兄’,秦诺表示太腻了,有点承受不来,不知道这位大哥昏迷醒了之后是不是又有些不对劲,怎么就突然改了态度,热情这么多。

秦诺直觉秦汉的那封信才是内容最多的,他用期待的眼睛看着还在苦苦看信的秦汉,等着秦汉给他说故事。他还是个孩子认不得那么多字的诶。

秦汉看完了信,秦诺示意他说说看有什么新鲜事。顺便挥挥手让其他人退下,青璃端了壶热茶分别给秦诺和秦汉满上,又在秦诺面前放了些零嘴,这才福了福退下。秦诺眯着眼抿了口茶水,一脸悠闲,万事俱备只欠说书的。秦汉嘴角微微抽搐,这架势,真是听八卦必备的。

不过秦明确实说的更多更详细,基本上府内的事他都知道了,这是必要的,因为秦诺将

来能够依靠的就是镇北王府远远的支持,虽然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有家族的支持和完全被遗弃的质子是完全不同的。

秦明在信中告诉秦汉秦诺的前景或许不如他们之前设想的那样的艰难。至少秦轼是真心喜欢这个幼子的,送往边关的信因为秦轼不在而不得不滞留,而且镇北王府得不到秦轼的回复只能听从楚氏的安排将秦诺送去京城。而从边境归来被刷了一道的秦轼得知自己的幼子被冷酷无情的妻子送去京城之后。

怒火大盛的镇北王一路飞驰回府,一路跑死三匹好马,进了府第一件事就是到嘉善居。秦明表示他并不知道镇北王夫妻在房里说了啥,但是这老奸巨猾的大管家淡淡的在信中写了‘听说曾有哭声传出,王爷满脸怒气离开嘉善居,至今未曾再见王妃一面’。秦诺心里说着他是最讨厌父母吵架冷战的人了,不能笑,忍住。秦汉瞄了一眼努力压抑住勾起的嘴角的某人,转开头表示眼不见心不烦。

又说秦谙在秦诺离开北川之时就醒了,军医为秦谙做了中医式的全身检查,表示小王爷没有什么不妥,就是躺久了手脚有些软都是正常的,蹦跶几日就好。还说小王爷这回也许是因祸得福也不好说,据说原来每夜都会乱梦丛生睡不好的小王爷如今可都是夜夜一觉到天明。精神头越发的好了。

不过想秦轼秦明这样老道有经验的人就很容易发现关于秦诺进京这件事满满都是疑点。包括需要秦轼的时候,秦轼发现有匈奴人有异动而离开驻地后来发现是个假象并没有大量匈奴骑兵入境,但因为一时间联系不上秦轼,因而使得楚氏得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楚氏得到消息太晚,竟然在得到消息之后的第二天就见到传旨的内侍,要知道楚氏的父亲自然知道质子入京是件大事更何况事关亲生女儿,所以那真的是快马加鞭送来的消息,然而却还是晚了些。

最后在秦明和自己的儿子聊聊家里事的时候,免不了还是感叹了一声乍一看好像楚氏得偿所愿一切都好。但就秦轼回府之后的动向表明,镇北王府是最大的输家,而楚氏也似乎失去了秦轼的尊重和宠爱。至少现阶段楚氏得拜拜佛祈祷秦轼不会遇上个不错的有心思的丫鬟或者是哪个不长眼的送个美人进府。

若是从前,楚氏根本不曾担心在秦轼面前没有面子里子。但是这回秦轼是真的生气了,再怎么样送走他秦轼的亲生儿子也该让他知晓,况且这样的大事楚氏也敢因为个人的私事就做了决定。外头有人计算自己家的人,自己家还有个突然就没了脑浆的猪队友,秦轼不生气就不正常了。

秦轼独坐书房想起曾经在书房和秦诺一起亲昵的父子天伦的时光,觉得真的是恼极了这个王妃。这些年他眼看着母子兄弟越发冷淡,用尽一切方法想要保护他的家,然而他的妻子就像是中了邪一样咬死不放心中的执念。他还不知道他的妻子在秦诺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秦诺入京,无论是死是活都是秦诺的命。

秦轼忧心秦诺的身体,他和楚氏不一样,知道侧妃险些掐死秦诺之后就立马招了离水楼没有跟着秦诺离开的下人来问,这些下人见王妃都因为秦诺受了秦轼的怒火,不得不夹着尾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秦轼知道秦诺那时确实是命悬一线,是他安排在离水楼的丁老头起了作用,不由得松了口气,又恼怒楚氏‘虎毒不食子’她竟然这般狠心。

秦轼回府在嘉善居发了通火之后径直去了书房,招来秦明细细询问为秦诺打点的物资人手。好在秦明是个面面俱全的,只是秦诺身边终究还是缺了个长辈,现在在路上还好些。一旦进京只怕会引得些看不惯镇北王府的人使绊子。

秦轼很忧虑,他只有一个兄弟如今一家子都在边境守着,一个长姐,被皇帝的脸皮迷惑了心智,这回皇帝用的不就是她的名头。这两都是用不上的,若是秦谙和秦诺的关系好些,不如就让秦谙送秦诺也好,但是秦谙和秦诺之间的事他也了解了,终究还是有些失望,他曾经为了他们兄弟说的话,似乎秦谙根本没有放在心里。或许相比之下还是楚氏这个母亲的言语更容易让他信服。

秦轼如今还不想见秦谙,他需要等到自己的满腔的怒火慢慢平息下来之后才能好好理清这一坨子事儿。最终秦轼还是不得不求助于京城的岳父一家,秦轼写了信命人快马加鞭要在秦诺到达京城之前送到楚家,必定要送到靖康侯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