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离开无相居后,梁澄便以修福田报为由,叫流云向明元帝递了出门游历的奏折,佛门弟子受足戒
后,都需要离寺云游四方,行善修德,梁澄虽未剃度,但已在僧录司挂了度牒,已是佛门弟子,自然也要
修此功德,况且他还以为百姓修功德,为社稷祈福报为此行目的,又有一念禅师和觉非方丈的复议,明元
帝自然答应了。
明元帝倒不是完全放下了对梁澄的猜忌,只是梁澄身边还跟着他的人,若梁澄此次借着他国师的身份
,招揽门客势力,流云飞月自然会禀报给他。
当晚,梁澄便收到明元帝的批复,明元帝赐了梁澄九环锡杖、金缕□□和紫金钵一副,赏银万两,还
提了一句让流云飞月跟在身边,以防意外。
由于此行是为疗毒,一念所说的那处洞穴又太过惊世骇俗,虽知上师视宝物如粪土,梁澄还是不愿安
喜平跟着,况且旅途颠簸,安喜平又没有武功真气护体,梁澄便叫安喜平留在大相国寺内。
而安喜平却是急了,跪在梁澄面前,倔强道:“国师您这一路餐风饮露,身边怎能没有个伺候的人,
喜平不怕苦,只愿跟着大人!”
梁澄扶住安喜平的胳膊,叹道:“喜平,我知你忠心耿耿,只是此行着实不便让你跟着。”
安喜平何等精明,心念一闪便知关键在于一念禅师,于是面露委屈道:“可是一念上师不喜奴婢这等
低贱阉人相随?”
“喜平!”梁澄这回却是难得肃容,正色道:“上师高风亮节,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怎会有此念
头,你莫妄自菲薄。”
见安喜平依旧一副不死心的模样,梁澄狠狠心,道:“此行路程颇赶,你身上没有内力,到时受苦不
说,还要拖了行程。”
“奴婢不敢!”安喜平目露惶恐,便要倒头跪倒,这回却被梁澄眼疾手快地制住,看着安喜平泪意汪
汪的杏圆眼,梁澄到底还是心软,柔声道:“来日我再带你游历名川大河可好?”
“喜平只要跟在大人身边,去哪儿都好。”
梁澄的心更愧疚了,将安喜平一人独自留在东都,梁澄其实也不是非常放心,虽然托了舅舅派人注意
,但是若真有人暗中捉了安喜平,威逼利诱让他做眼线,以安喜平的忠心,到时只怕被折磨至死,念及此
处,梁澄心里更是犹疑不定,最后叹道:“容我再作思量。”
“多谢大人!”安喜平喜极,“奴婢就知道大人舍不得把喜平一个人就在东都,嘻嘻。”
梁澄弹了下安喜平的额头,无奈摇头。
安喜平离开后,梁澄原本还在想着什么时候与一念说说随行人员的问题,不想回过神来就发现自己已
然出了归真居,梁澄以拳抵掌,既然都出来了,那还是现在就说吧。
愉快地决定好,梁澄不再犹豫,驭起轻功,几步间便到了无相居门口。
此时正是酉时末,今夜雪停,一弯淡月挂在梅枝梢头,照得檐角庭阶上的积雪清辉流转,梁澄呼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