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思安危神瑛接绛珠

且说黛玉耗尽了全身所有的精力,历经九死一生,终于平安地将小女儿推了出来,她实在是疲累极了。千亏万亏,亏了贾母贴身带来的保命配方;千好万好,幸得慕容柔率人及时赶到;千幸万幸,还好宝玉也带了侍卫及时赶来援助…

此时,她正虚弱无力地躺在床上,两个女儿早已用大红色的襁褓包好,整齐地放在她的枕边。众人尽皆都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贾母也是十分的疲惫,但她也实在不放心黛玉,便由鸳鸯等服侍着,去了黛玉房间的隔壁一间小客房休憩。紫鹃等丫鬟皆各自忙碌着手中的事情。才经历过一场大战,各处都需要好好的,仔细的休整。外面自有凌风带着侍卫打扫战场,晴雯带着一众仆妇婆子,将所有的房间都清理了个遍,连些细小的角落都没放过。

慕容柔沉默地收拾着他随身带来的药品,黛玉此次生产,可谓是在阎王殿前走了一遭。幸好,为了万无一失,他特意带来了养父耗费数十年才研制好的大还丹。徐步来到黛玉的床前,凝神看着早已沉睡过去的她,尽管紫鹃和雪雁早已给她擦拭好身子,也换好了衣裙和被褥。可是她似乎依然睡得不太安稳,秀气的眉依然皱着,“她是在担心远方的夫君,还是在担心自己方才出生的女儿呢?”慕容柔不禁这样想道。说真的,他和水澄虽然素未谋面,可他竟然一点不会吃醋。

想起黛玉刚刚才出生的一对女儿,那两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小郡主,那可真是令人纳罕死了。连贾母都说,这两个小女娃比当初贾敏那时候都还玉雪可爱,简直是粉雕玉琢,玲珑剔透。连黛玉的乳母王嬷嬷都说,比之当年黛玉幼时,都还要灵秀可人。转过身去,眼光在黛玉旁边的小条几上一扫而过,只见那上面还留着方才黛玉喝过参汤的汤碗。他记得黛玉的身子应该不好这么容易生下第一个孩子的,难道是方才的参汤?他不由得端起汤碗,凑近鼻子闻了闻,心里一松,原来如此…难怪黛玉会如此安然生下第一个孩子,就是她在难产之时,都还保留有少许底蕴。不用说了,这必定是贾老太君的心思,是她的一片爱女思女之心。黛玉是贾敏唯一的骨血,更是老太君唯一的外孙女儿,她爱之比贾敏更甚,犹如掌上明珠一般。“这个参汤的方子,是老太太贴身带来的,据说,是她当初出嫁时,从史家带到贾家的!”紫鹃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果不其然,慕容柔笑了,他轻轻地放下手中的玉碗。这参汤的配方可不是一般的保命方子,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方子应该也是出自义父之手。

“这参汤里所用的参,似乎不是一般的玉参吧?”“自从姑娘有喜,参汤就不曾有一日断过,参汤里的参,多是以前王爷特意为姑娘寻来的,还有的,是宫里赐下的!”紫鹃答道。“只有这一个月来,因为过了预产期,奴婢怕姑娘消耗太过,所以才换了这个!”雪雁说着,将手中的一只玉匣打开,一股奇异的异香顿时飘了出来,霎时弥漫了整个房间。“这种味道是…?”慕容柔几步走了过去,目光定在了玉匣之内。玉匣的碧玉乃是千年寒玉所制,那这玉匣里的东西,也就不言而喻了。“果然如此…原来是千年雪参王!”“这是临来苏州前,皇上亲自送给姑娘的!”“也罢了,这雪参王也的确是稀世奇珍了!现在就缺一样了!”慕容柔微微一笑,回头向碧环道:“把东西取出来!”碧环答应着,将一只晶莹剔透的白玉盒子拿了出来,双手呈了过去。慕容柔轻轻地打开盖子,一股淡雅而清新的香氛逐渐透了出来。“林郡主的体质原本就十分怯弱,加上之前又中了毒。虽然早已清除了毒素,可是终究伤了元气。这次因为怀了双胎,她体内的营养全都被孩子给抢走了,两个孩子几乎将她平日的所补全都抢了去,所以导致她体虚力薄。再加上这次生产又受了惊吓…”稍微顿了顿,慕容柔继续道:“还好,有老太君的参汤…”

“慕容庄主果然见识不凡!”不知何时,贾母早已在卧室门口站定。“庄主深情厚谊,老身在这里代女儿女婿谢过了!”贾母笑道。她是真的十分感激慕容柔,此次黛玉临盆,若非他及时赶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老太君不必如此!”“庄主也真舍得,如果老身猜得不错,那盒子里应该是闻名遐迩的天山雪莲,而且,还是雪莲王!”“老太君真是知识渊博!”慕容柔淡然一笑。“这天山雪莲对于女子产后甚有益处!”“庄主真是博学!”“老太君谬赞!”

缓缓地睁开眼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贾母焦急而又关切的目光。“玉儿,你想要吓死外祖母吗?!”“外祖母…”黛玉泪承于睫,她昏睡了一天一夜,终于醒来了,有亲人在身边真好。“玉儿,快看看你的女儿!”老太太喜极而泣。紫鹃和雪雁连忙将早已换好襁褓的小婴儿抱了过去。“姑娘,你看小郡主长得多可爱!”紫鹃也含泪笑道,她是真的替黛玉感到高兴,她的姑娘终于升级,做了母亲。

两个小婴儿虽然不是太重,可是黛玉产后本就体弱,此时又才苏醒过来,贾母便让紫鹃等,将襁褓并排放在黛玉的身边,好让她可以时常看看。“玉儿,你看看,她们长得多像王爷,多像你!”贾母笑道。“若是澄哥哥在…”黛玉轻轻地道。“若是王爷看到姑娘给他添了这么可

爱的两个女儿,一定会乐得睡不着觉的!”雪雁口快,众人想起当日里水澄得知黛玉有喜的形态,都不由得掩口偷笑。“玉儿,如今王爷远在边关,还是你这个做娘的给孩子想个名字吧!”“外祖母…”“记得澄哥哥出征之时,特意给孩子想好了名字。”黛玉含泪道。“紫鹃,你去把我妆台上,那紫檀木里的荷包拿来。”她吩咐道。紫鹃答应着去了,转眼间就将荷包找出来,双手递给了黛玉。黛玉缓缓地打开荷包,从里面取出两枚晶莹剔透的玉佩来。贾母双手接了过去,只见玉佩的玉质温润无比,做工也十分的细致精美,看得出来,他当时做这个的时候,是多么的细心,细致,体贴。由此可见,他对黛玉母女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呵护备至,体贴入微。戴上鸳鸯递过来的老花眼镜,那玉佩上赫然雕刻着“芷漪”,另外一枚则刻着“熙柔。”“果然是两个好名字!”贾母赞道。

“老太太,宝二爷想进来看看…”春纤进来禀道。“玉儿…?”贾母看了看黛玉。“让二哥哥进来吧!都是自家人,有什么好避忌的!再说了,要不是二哥哥带了人及时赶来援助,我们母女还不知能不能坐在这里呢!”黛玉笑道。门外的宝玉听到黛玉这样说,不由得松了口气,他实在是很想知道黛玉和她的女儿的安危。

“这就是两位小郡主?真是好可爱!”宝玉看着床上躺着的两个小女婴,喜得手足无措。“老祖宗,我可以抱抱她们吗?!”他哀求道。“当然可以!你可是她们的舅舅呢!”黛玉抿嘴笑道。宝玉喜不自胜,由于他是第一次抱小孩子,所以,贾母便亲自给他示范了,好在宝玉自小聪明,只看了一两次,就能像模像样地抱孩子了。过了好一会儿,宝玉才依依不舍地放下孩子:“老祖宗,不知你和林妹妹以后有什么打算?”“目前还没有…”“二哥哥的意思是…?”黛玉知道宝玉有话想说。“虽然忠顺王暂时逃跑了,可是他早已叛国,我怕他还会卷土重来!”宝玉的脸色十分郑重。“那你的意思是…?”“我想让你们全部搬到我哪里去。一则,我哪里有母妃坐镇,忠顺王不敢小觑。二则,我们哪里什么都有,人手也够,方便照应。三则,我们两府的侍卫兵合一处,谅忠顺王爷不敢再轻易来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