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受惊吓黛玉历死劫

“若兰,命令将士们将营帐暂时搬离此处,准备好足够的火油!”卫若兰带着其他的侍卫领命而去,少时,只见烈焰冲天,夹杂着阵阵刺鼻的味道,这群险些让水澄与大队将士丧命的毒虫被浇上了火油,大火足足燃烧了好几个时辰,直将这些蛇虫烧得灰飞烟灭,尸骨无存方才熄灭。而小狐狸却因为还未完全长大,就提前透支了体力与威力,此时已是无精打采,疲软无力,它窝在水澄的贴身衣袍里,足足休息了好几天才缓过来,额上的月牙印记越发的明显起来,身上的毛色也由以前的灰色逐渐变成了火红色。水澄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卫若兰与侍卫们更是目瞪口呆,“王爷…?”“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狐狸王?!”水澄自己都不敢相信,当初,他在昆仑山下救下的小东西,他原以为它不过是一只普通的小小的狐狸而已,与其他的狐狸没什么不同,却万万没想到,小狐狸竟然是狐类的王族。“狐狸王?”卫若兰长大了嘴巴,小狐狸见到他那傻傻的白痴样子,翻了翻白眼,很不屑地掉过头去:“没听说过本王子么?今天你可开了眼界了!”

天亮之后,有兵士来报告,说是有个营帐少了个人,只留下了一套衣服。水澄听完之后,静下心来想了想,心里便有了答案,那里是少了一个人,而是有奸细混进了军队里。“王爷?”卫若兰看着水澄不动声色地挥退了前来报告的小兵,只是若无其事地继续看着行军图,心里搞不懂自家王爷到底是怎样想的。“王爷,要不要末将带人去看看?”他请示着。良久,水澄叹了口气,“不用了,根本不是逃兵什么的。是咱们队伍里混进奸细了!”“奸细?”卫若兰大惊失色。“昨晚那些东西,说不定就是他送给咱们的厚礼…”水澄鼻子里冷哼一声:“竟然企图让本王与兄弟们就此丧命…”

前番一场战役,水澄在战场与敌军的队伍里都没见到水湛的身影,之前他有接到水璟从京城发过来的信件,知道水湛将忠勇王府烧了个干净。这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他暗自庆幸黛玉真有先见之明,若是她此时留在京城,即便是留在宫里,恐怕也是十分的凶险。“玉儿…!”水澄在心里将这两个字直念上了上千遍,他觉得自己此时怕是快要相思成灾了,他多么想此时就能站在她的身边,只有在黛玉的身边,他才能感觉到些许的惬意与放松,才能感觉到人生真正的满足与幸福。

苏州林府,黛玉正朦胧地睡着,她腹中的胎儿已经日渐长大,本来已经过了临盆之期,可是偏偏迟迟不见生产的迹象。贾母,探春与紫鹃及一干人等急得不行,紫苓也为她把了好几次脉了,可脉象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贾母急得让人把苏杭一带几乎所有的名医都请来了,可是一个个都看不出有什么异常的,黛玉自己也是十分的好奇。白天,她只好强自镇静着安慰贾母,到了夜晚,她自己心里再也无法平静下来,“澄哥哥…要是澄哥哥在自己身边就好了!”黛玉心里不禁这样默默地想着,一阵倦意袭上来,她慢慢地在思念中沉沉地睡去。

四周一片漆黑,黑得看不见连自己都看不到自己,黛玉茫然,心惊,怯怯地独自走着,不知走了多久,走了多远,正当她实在走不动的时候,一个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突然在前面响了起来,令她不禁喜极而泣,惊喜莫名“玉儿!”那是水澄那亲切温暖而又熟悉的声音。“澄哥哥!”黛玉一阵狂喜,连忙忍着双腿的酸痛,疾步向那声音的方向奔去,可是却始终看不到水澄的身形,而两条腿却是再也提不起来了,她绝望地跪坐在黑暗中放声大哭。

“姑娘,姑娘!”“郡主,郡主!”“玉儿,玉儿!”黛玉疲累地睁开了眼睛,只见床前好几双眼睛正焦急地注视着她,就连贾母也由鸳鸯扶着,披着衣服守在她的身边,紫鹃和其他几个丫鬟红肿着眼睛“姑娘,你吓死奴婢们了!怎么喊都喊不醒!”“玉儿,你也把外祖母吓死了!”贾母老泪纵横:“你要是有个什么,我怎么对得起你早去的爹娘,怎么对得起忠勇王爷啊!”老太太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外祖母…”黛玉难过地低下了头。此时,她最思念的人就是他们,要是爹娘还在就好了,还有澄哥哥。

想到这里,黛玉又想哭了,就在此时,她突然感到腹中一阵剧痛,这种痛楚是她平生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阵紧似一阵,她不由得叫出声来。可把贾母与紫鹃她们吓得不轻,“玉儿,你怎么了?”“外祖母,肚子,我的肚子好痛!”黛玉艰难地道,满头满脸都直冒冷汗,脸色也开始变得苍白。“老太君,王妃马上就要生产了!”紫苓替黛玉盖好被子。闻听此话,贾母与其他人都吓了一跳,还是贾母经历较多,遇事较为冷静。“紫鹃雪雁,你俩好好服侍玉儿躺下,春纤晴雯,你俩去通知厨房,预备烧热水,还有,给玉儿预备下滋补的东西。此时来不及去找接生嬷嬷,只好我们自己亲自动手了。”“我们自己…?”紫鹃等丫鬟吓了一跳。“紫苓,你有接生过吗?”“禀老太君,奴婢有看过师傅为人接生过,奴婢自己还没有,不过奴婢会尽力的!”贾母闻言,点了点头,回头又看了看躺在床上外孙女:“玉儿…”黛玉会意地点了点头,含泪道:“外祖母,你放心,玉儿一定会努力的!”“好…咱们一起

努力!”

贾母看了看屋内众人,“春纤,你带人去小厨房,准备好足够的热水。雪雁,你也跟着去,为玉儿备好参汤,你应该知道要用那种参。这是参汤的配方,那拿去照方配制。”贾母一边有条不紊地吩咐着,一边从贴身的怀里取出一张字纸。“外祖母…?”黛玉不解地瞪大了眼睛,不就是熬个参汤吗?还用得着这么藏着掖着。看着黛玉众人讶异的眼光,贾母笑了,:“这张方子是我娘家祖传的,当初我嫁到贾家的时候,我娘悄悄塞给我的。这可是女人在生产之时,保命的东西。想当初我生敏儿的时候,就多亏了这张方子!”雪雁闻知,大喜过望,要知道,她和紫鹃她们几个,这段时间可是一直都在为黛玉如何熬过这一关而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