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仪狄的传人

却说宝玉一边与水晶莹品着碗中的琼浆,一边不时地用目光暗暗地扫视着这看似寻常的酒楼。虽然他来苏州的时日并不多久,然而他却也早已不再是当日大观园里,那个不谙世事,只知风花雪月,毫无担当的无知少年了。早在黛玉生命垂危之时,他就早已幡然醒悟,而后,才会有他为了黛玉,依然下定决心地去参加秋闱,他心里十分清楚,若是单凭他一己之力,他是绝无任何力量去守护黛玉,去回报老祖宗对自己的爱护…对于黛玉,他唯有愧悔,唯有祝福…而今他来这里不过才一年不到,却仿佛依稀故地重游一般,让他倍感亲切,熟悉,舒畅…这里人杰地灵,这里风轻云淡,这里更是处处几乎都是黛玉的影子。

纵然将这酒楼扫视了无数遍,依然还是没能找出他想要的答案来,就在他挫败地叹息地准备地低下头,不经意间,他竟然发现了一件令他惊诧万分的事。他忙不迭地站起身来,将那只专门盛女儿红的酒坛双手捧了起来,仔仔细细地审阅起来,生怕漏掉了一个字符,眼神之专注,仿佛研究国家机密大事一般,倒让水晶莹觉得十分好奇。“怎么了?”“夫人且先等等,一会儿就有答案了!”宝玉一边口中答道,一边捧着酒坛继续研究着。又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找到了他心里想要的答案,不过,他的神情竟然变得更加的不可思议起来。“小二,你家老板可是姓…仪?!”他笑着抬起头。小二闻言,吓了一大跳:“爷…您…您怎么知道?!”“我怎么知道?这不是你们自己说的吗?”“我们老板自己说的?”小二摸不着脑袋。“是啊!这酒坛上不是清清楚楚地写着吗!”小二连忙走了过去,也仔细地看了看,却是一个仪字也没有。

水晶莹见了,觉得好生有趣,便也凑了过去,却见那红色描金的坛子上,除了精美的图案之外,却并无一字。“宝玉,这…”宝玉却是神秘一笑,“夫人,你且仔细看看那坛子上的文字。”水晶莹好奇地低下头,更加仔细地搜寻着,却终究还是不得而知。见众人依旧是一片茫然,宝玉不由得笑了,他收起手中的折扇“夫人,你仔细看看楼下那酒旗上写的字,再看看这酒坛上的字!”水晶莹疑惑地来到雅座靠窗口处,将头微微地探向外面,饶是水晶莹见多识广,博览群书,却也终究还是没能看出究竟来。

“这家酒楼的酒旗上是一个酒字,可是你们看看这酒坛上,却是这个字!”水晶莹讶然不已,原来玄机在这酒坛上。一般的酒字,都是有三点水的,可是这酒坛上的酒字,却是没有这三点水的。

“相传在夏禹时代,有一个名为仪狄的酿酒官,他费尽心血,终于酿造出令大禹颇为满意的佳酿。可是却也因为他制造出这样的美酒,反而使得大禹借此疏远了他,使得他以此郁郁而终。一般的酒字,都是带有这三点水的,所以叫做酒水,或者水酒。而仪狄所酿造的酒,却是添加多余的东西,这又称之为无水之酒,所以,这酒坛上的字,就是这无水之酒!”宝玉笑道。“原来如此…!”经此一事,水晶莹对宝玉的了解与认知又多了不少。

酒足饭饱,伙计又特意奉上一壶香茗,竟然是上等的大红袍。宝玉与水晶莹不禁面面相觑,看来,这家酒店的老板果然是大手笔。正当两人细细地品着香茗时,外面突然变得更加的热闹,更加喧嚷起来。宝玉不由得皱了皱眉:“小二,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外面怎么这么热闹。”“爷,您大概是才来苏州不久吧?”宝玉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爷,今天不但是苏州城的花市赶集日,更是这秦淮一带所有花魁姑娘的争艳之日啊!”小二口里解说着,眼里也不由满是感叹与艳羡。“爷,咱们这雅座的位置正好!”茗烟悄声道。宝玉倒是不置可否,唯有水晶莹倒是颇为好奇,这也难怪,她从小生在王府,时常出入也非富且贵,哪里见识过民间这些喜闻乐事。而酒店的伙计早已将雅座的窗户支起,并且已经固定好了,看这位置,却不正好与那对面的群芳斗艳台遥遥相望?

但听得好一阵丝竹之声之后,台下好似已经安静了下来,不一会儿,便有一群衣着华美的姑娘纷纷登上台子,并随着再次响起的曲子,翩然起舞。“竟然是《惊鸿舞》!”水晶莹淡然一笑。“这《惊鸿舞》是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轻盈、飘逸、柔美。”一名同知小声地谈论道。宝玉默然地点头符合着,对面舞台上,一名身段袅娜,五官明艳照人的姑娘娴熟地表演着。台下观看众人自是如醉如痴,心旷神怡,一曲舞罢,台下已是欢声雷动。更有不少富家子弟激动地纷纷喊着那姑娘的名字。不多会儿,又有其他不少的佳丽纷纷登台献计,有吹箫的,有鼓筝的,有弹琵琶的,无一不是色技兼修。“真是奇怪了…”其中一个随从好奇地小声道。又过了好一会儿,但听得一阵更加悠扬动听的乐声,只见一位身着雪白纱衣的美女缓缓地地登上了台子。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一头青丝梳成了高贵典雅的牡丹髻,一朵同样雪白的牡丹花恰到好处地点缀在发髻上,配之一支金光灿灿的金步摇,愈加显得犹如杨贵妃一般,再看其翩然若仙的舞姿,众人不禁讶然,“竟然是闻名遐迩,却

早已失传的《霓裳羽衣曲》!”这一次,轮到宝玉发言了…“这《霓裳羽衣曲》乃是霓裳羽衣曲又称霓裳羽衣舞。是一种唐代的宫廷乐舞。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安史之乱后失传。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水晶莹悄声道。众人都莫不惊诧于对面舞台那夺人眼球的表演,台下的围观者更是如痴如醉,魂飞天外。懵然间,台上的美人儿一个绝妙的身姿转过,冰肌雪骨,珠圆玉润,丽质天成,更加震惊了台下的芸芸众生,也怔住了不远处雅座里的宝玉。那仪态,那风姿,他是最熟悉不过了,除了她,还能是谁,宝玉心里一惊,口里喃喃自语道:“宝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