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宸道:“军匠就是军队中的工匠,负责制作兵械武器、织造军服被褥等供应军用物资的匠人。本朝开国以来,延用前朝制度,将这些军匠编入军籍,世代承袭,为军队服役。”
“哇,公子您怎么懂得这么多呀!”珠云马屁精附体,“您怎么看了两眼就什么都知道了?”
明景宸哭笑不得,“我哪能什么都知道,又不是神仙。我是看到了他手臂上刺的字,才确定他是隶属于佩州军器局的军匠。”
这就又触到了珠云的知识盲区了。
明景宸见她一脸迷茫,便主动解释道:“军器局,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军队锻造兵器的地方,原先是隶属于工部下头的一个衙署。我朝初期,朝廷是禁止各地方和民间私铸、私藏兵械的,如发现有人违抗这项条令,不论是何身份,就是皇亲国戚,也会以谋反罪论处。”
“但到了先帝朝时期,情况就变了。”说到这儿,他眼中沉痛一闪即逝,快得让在场的几人都没有捕捉到,“先帝在位时,藩王的权势达到了顶峰,几乎到了能与天子的权利两两抗衡的地步。很多藩王在藩地上私自招兵买马、铸造兵器以此来壮大自身实力。那时候,朝廷国库空虚,银钱不足,帝京的军器局无力供应全国军队所需的武器。先帝就下令在各地方设立军器局分号,希望能借着地方府衙的财政收入来维持武器铸造的供应。除此之外,也能对地方上藩王私铸军械的事起到监察、辖制作用。然而,终归是弄巧成拙了,藩王的行径非但没能得到遏制,反而助长了他们的气焰。他们与军器局的官吏以及地方官员勾结串通,表面上不再私造刀兵,却借着军器局的名头,堂而皇之地充盈了自己私兵的装备,真正是国之蠹虫。”
潘吉听到这里,尴尬地咳嗽了一声,他想,景公子应该还不知道王爷在佩州的勾当,要是知道了,王爷在他眼里岂不是和当年的“六王”一样成了蛇蚁鼠虫,人人喊打?
第120章 打道回府
明景宸继续说道:“如今佩州的军器局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像云州军队的兵器大多就是由那边供应的。”说到这儿,他忽然沉默不语了,因为他想到,既然佩州的军器局对高炎定手中的北地军队如此重要,想来不管是帝京还是镇北王府,两者在这些年里针对这个军器局的事一定少不了明里暗里的博弈较劲。
对兕奴来说,辖制住佩州的军器局,相当于是扼住了高炎定的咽喉,因为没有兵器的军队便如同拔了爪牙的老虎,威风不在。
然而,高炎定定然不会就此屈服。
明景宸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就照现在的态势来看,约莫到如今是高炎定在此事上占据了上峰。
这无异于是重蹈了当年先帝朝时的覆辙。
明景宸不懂当初“六王”倒台后的大好形势下,兕奴究竟在干什么,为何会置这个天下到如今这个比五十年前更加混乱可笑的地步?
不知不觉,他们回到了昭灵寺,先前为他们在山上领路的小沙弥已经先一步回来请了寺里精通医术的师父候着好为那军匠看伤。
见天边金乌西斜,明景宸在梅姑的陪同下先回到姻缘殿前赴约。
此时庭院中来去的香客人数寥寥,暮霭沉沉中,明景宸静静站在缠满姻缘绳、招摇旖丽的大树下,身姿颀长挺拔,远看有如一杆劲韧的修竹,遗世独立。
他背后金红交织,苍穹耀目,却丝毫无法掩盖他满身的矜贵不凡。
那小姑娘姗姗来迟,当看到树下的人影时,一时愣怔。
那夕阳是如此刺目,几乎令她看不清对方融在霞光中的面容,但那胸腔中的一颗怀春少女心却声如擂鼓,她捏着帕子踌躇不前。
梅姑很快发现了她,悄声提醒负手望天的明景宸,“公子,她来了。”她顿了顿,又道:“不如还是奴婢去给她罢。”
明景宸谢绝了梅姑的好意,说好了是赔罪,他这个“始作俑者”如果不出面,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他安抚好梅姑,朝小姑娘走近了几步。
因那帷帽在爬山时摘下,后续一系列事的发生导致连梅姑都忘了在外人面前要遮掩明景宸容貌的事。
所以直到这一刻,那小姑娘才真真切切地看清这个只有两面之缘的年轻男子相貌。
一见之下,她大为震撼,不由地心旌神摇,十多年人生中竟从未见过如此风姿特秀,品貌非凡的美男子,只觉得远山近树,天地万物,都应臣服于他的光辉之下。
明景宸笑着将包裹着相思豆的素帕递给她,“在下幸不辱命寻到了红豆,并再次向姑娘致歉。先前实为在下之过,冒犯了姑娘。此番回去定当静思己过,谨言慎行,还请姑娘原谅在下的鲁莽无知。”
小姑娘接过满满一包相思豆,根本来不及去听对方说的是什么,满心满眼都是这人的盛世姿容,连这人什么时候离开的都晕乎乎地没有察觉。
直到天边最后一丝金红收敛,清扫完院落的寺僧发现有人竟然不出声地站在昏暗的树下,不禁被吓了一大跳,等看清是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后,遂上前招呼她尽快家去,这里要上锁了。
小姑娘下意识攥紧手中的素帕,只觉得手里沉甸甸的,心头空落落的,茫然四顾,哪还有方才的神仙公子,恍如大梦一场。
明景宸与梅姑回到寺里安排的院落时,替军匠看伤的僧人前脚刚离开。
潘吉迎上来和他禀报情况。
“伤得挺重,师父说最好进城再找个擅长治疗烧伤的大夫给看看,他手头药材有限,只能给伤口做个简单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