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嫂说,她刚刚跟着大哥上任那两年为着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没少头疼。

为人父母,总是免不了操心。

想到老大的婚事,许林氏又不得不和许松山开始盘算家中的银子了,上京寸土寸金,怕这宅邸他们是没有办法为老大盘活了。

唯一能够做到的,是想办法让聘礼传出去不丢人。

虽说近年来他们家的营收不错:先是茶馆,靠着大伯前后两次的升迁,也小赚了一笔。

再是绣楼,随着两兄弟先后中举,许家二房的门第也混进了士族。绣楼的这生意自然也不在局限,从前只敢小打小闹的薄利多销,而如今也是够得着官宦人家的高奢定制。

如此也是有时不时的大额进账,明面上一年好似也有千两银钱进账。

但开支也不少啊,老大老幺名下的田产、为老二程哥儿置办的嫁妆....这么一平衡,许林氏手上能够活动的银钱也只有千两。

这千两放在河洛县乃至永安州怎么置办聘礼都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往上一比就不成了,就好比前不久华湖知府嫁女,光抬出去的嫁妆都有六十四抬...更何况是上京尚书大人的贵哥儿?

总不能让人家贵哥儿为了迎合你家的聘礼,将嫁妆减成吧?

这说出去,岂不让人看笑话了?

许林氏突然为亲家身份太贵重而头疼了。

许松山走到许林氏的身后,轻柔的为她按摩起头部:“喜娘,你也不必过于的发愁了,我们在与大哥他们相商一番,再凑凑银子,争取凑个两千两出来。”

“我能不愁吗?日后你儿子可是要在京中做官,你家聘礼给少了,指不定其他官员怎么笑话你儿子攀龙附凤呢!”许林氏没好气的说道:“也就是你这个没心肝的阿父,吃的好睡得香。”

许松山被这么一骂,都快要没脾气了。

看着老妻都快要急上火的嘴角,叹了一口气:“苏尚书既然有意与我们家结亲,想必也打探过我们家的情况,只要我们诚意到了,他们也不会怪罪的。”

苏尚书看中可是咱们儿子的未来。

程哥儿看着手里的册子,密密麻麻记录着许家人情往来需要相送节礼的人家。

逢年过节都需要送的人家有平平的外祖一家、许家大伯一家、柳先生一家、钟家以及后面新添上去的岑先生。

接下来就是大节日要送、小节日可以不送的人家有:李程雪李家、欧阳绪欧阳家...

然后就是指年节相送的人家...

程哥儿看完这些册子内容,只庆幸许家的人脉并不复杂,抛开血亲以外,多数都是平平师友。

舅娘的意思是先让程哥儿知道这些人家,今年也准备柳先生的节礼,若是无意外,明年泽平这一边需要往来的人家节礼就都让他学着操持。

他揉了揉额角,看来明年彩衣裳必须调教一个管事出来,不然自己要监管两头人也吃不消啊。

突然怀念落娘姐姐了。

他敲了敲桌子,夏天就懂事的端了一碗热茶过来:“公子,可是渴了?”

第223章 青云路23

“冬天呢?”

程哥儿想要调教出一个管事,下意识的就是选择亲近之人。

夏天年纪太小了,今年才十三岁,不太沉稳。

冬天为人机灵又特别会看人眼色,年岁也合适,比自己小上一岁,今年十六了。最主要的是,跟在自己身边多年,这绣活也算拿得出手。

唯一让程哥儿担忧的就是冬天还是个未婚哥儿,冬天与自己不一样,自己背后站着许家,即使是抛头露面,在这清水镇也没有人敢欺负自己。

冬天不一样,他只是个卖身为奴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