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逆子!”太后气得直抖,她指着安阳王道, “十八年了,你还要来逼你的母亲吗?”

“正因为我是母亲的儿子,所以当年才选择相信母亲。”安阳王抬眸时,已是双目通红,岁月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当英姿少年的模样清晰可见。

那一年,他远在临安王府,听闻长乐突染重疾,他抗命回宫,日夜兼程,跑死了三匹马,却依然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他被罚跪于慈宁宫佛堂,一遍遍为长乐祈祷,等来的却是长乐受惊早产不幸去世的噩耗。

他不肯相信。

而所有人告诉他,这就是事实。

没人愿意深究,就连太后也不愿。

“母亲,儿臣承诺不结党、不谋逆,自愿削减兵力,无诏绝不回京,是儿臣愿意相信母亲,愿意敬重皇权!请不让要儿臣的妥协与敬重变成一场笑话!”

“混账!”

“啪”的一声脆响,太后一巴掌扇在了安阳王脸上。

满殿宫人均吓得齐齐跪地。

太后声音嘶哑训斥道:“李珩,你胸无大志,为了一个不该惦记的女人荒废一生,如今还要因为一个妖女几句子虚乌有的话来质疑你的母亲,你枉为人子!枉为大庸亲王!你太让哀家失望了!”

“儿臣没有错!”安阳王大声回应道。

他直起背脊,直视着太后:“儿臣纵然有错,也错在当年没有坚持彻查此案,错在没有坚持验证嫡皇子一事,致使清川沦落风月之地,磋磨十八年,落下一身病骨!儿臣大错特错,这一生也无法原谅自己!”

苏陌心口发烫。

安阳王不过是原书中寥寥几笔带过的工具人,却因着对长乐的一番赤忱,成了最护着清川的人。

苏陌为清川感到高兴。

“恕儿臣不孝!”安阳王狠了心,毫不退让道:“今日,这段公案必须了结,此事不结,所有人都别想离开!”

“逆子!”太后气得双腿一软,跌坐在圈椅内。

“王爷请息怒。”李长薄挺身挡在太后面前,“太后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前些日子还犯了头疾,请王爷莫要逼迫太后。”

“怎么?太子也想让此事不了了之吗?”安阳王将怒意转向李长薄。

李长薄道:“今日慈宁宫连发两起刺杀案,太后与各宫娘娘均受了惊吓,验身一事不急于一时,就当给大家一个喘息的机会。当务之急,是要查清高百尺与红绡的幕后之人,以绝后患。”

“太子出尔反尔,又是何做派?今日是太子提议为清川验明身份,如今竟反悔了不成?莫非太子从一开始便只是做做样子,哄骗清川?”安阳王道。

苏陌转眸看过去。

“长薄绝无此意!”李长薄沉眉道,“长薄待清川之心,日月可鉴!”

“王爷就算不体恤各宫娘娘,也该考虑太后和清川的身体,再者……”李长薄道,“嫡皇子之事事关重大,一概相关之人都应当避嫌,裴公公当年也牵涉其中,由他来验身,恐遭人诟病,无法服众!”

“说到底,原来太子是不满由裴公公来为清川验身啊!”

看了一路好戏的四皇子终于逮着了机会,他见缝插针道:“太子殿下的深情戏码还未演足,便沉不住气了要自废武功么?”

李长薄怒目而视,但他并未中计,而是借机将矛头直指裴寻芳。

“慈宁宫理佛一事由裴公公全权负责,今日出了如此大的纰漏,裴公公难辞其咎!慈宁宫一向宫闱森严,宫人调度也有严格的流程,红绡混进慈宁宫一事实乃诡异,或者说……裴公公根本就是同党!”

此话一出,众人皆齐齐望向裴寻芳。

若是真由此人一手操控,那……

众人不禁后背发寒。

殿内一时噤若寒蝉。

众人皆以为裴寻芳会发怒或反击,没承想,这位活阎罗竟然垂眸一笑,好似听到了什么天底下最好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