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苏强迫自己不看拓跋真的背,声音苦涩:“此事机密,请王让他人退下。”
“那回去说吧。”拓跋真看了一眼卢兰,卢兰知趣的退下,周围侍卫悄然站远了。
“臣昨夜得到消息,独孤部落闹内讧,兄弟分家,正好我方可以抓紧此次时机,进攻独孤部落,机会难得。”
“闹内讧?”拓跋真脚步一滞。
朱苏将自己得到的消息一一到来。
拓跋真一听,一扫方才的€€丧,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刘显这家伙的志向就是要吞并南郑,如果现在不趁着他们内乱而消灭他们,一定会成为后患,以后收拾就难了。
趁此机会,朱苏提出想去独孤部落看个究竟,然后再回贺兰。
拓跋真一口回绝,不准他去。
但朱苏心意已决。王不让他去,他就长跪不起,以从未有过坚决。拓跋真气的一杯茶水全泼到他脸上,他仍不改主意。
“你你你,好你个朱苏,你是在我身边呆烦了呆厌了是吧,想离我越远越好,是吧。行啊,你去啊.....我告诉你,你若真去了,我的身边就不用你侍候了。”拓跋真火冒三丈,抓过旁边的手帕揉成一团,用力丢过去,正好落在朱苏头上。
朱苏拿下手帕,默不作声的磕了三个响头,才道:“孙涛等人实力不凡,必能守护王的安全。”
“......不凡个屁啊,全是孤的手下败将。”拓跋真冷笑。
朱苏站了起来,再次行了一个礼:“臣告退。”
拓跋真眼睁睁的看着他的离去,气不打一处来。又砸了一个杯子过去,狠狠的砸到朱苏旁边的柱子,顿时粉身碎骨:“你他妈的有种去吧,去了不要.....回来了,我也不会再见你。”
第三十五章
朱苏身体晃了晃,最终还是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拓跋真愣了半响,朱苏居然头一回违背他的意愿,就这么走了.....一时间心烦意乱。
气归气,正事得照办。
找来拓跋盛碰头完,拓跋真率众匆忙赶回贺兰,拓跋盛带着四万拓跋大军,紧随其后。
朱苏此行去独孤部落,也就只带长孙嵩等十几人。长孙嵩原是独孤部落的,因父亲被刘显无辜杀害。一气之下,带着家族数百人马连夜投奔了南郑。而朱苏当年带着拓跋真,在独孤部落呆了五年多,所以熟门熟路。
独孤部落是个大部落,地盘巨大人口众多,算是周边首屈一指的大部落。族长刘显和他兄弟刘震住在部落北部的独山一带,那里戒备森严。
他们乔装打扮成收购兽皮的商人,进入了独孤部落。他们一进去,就碰到两起分属两派的士兵械斗,血肉横飞,老百姓都吓的躲起来。好在士兵不为难老百姓,闹完就走,落得一地鸡毛。
朱苏等人是从头到尾都观摩了一遍。这械斗是来真的,看来刘显跟刘震的内讧果真闹的厉害。
他们这次来独孤部落的主要目的,了解内讧严重程度,再想方设法搞到独孤军队设防情况,掌握最新资料。
几人分头行动。长孙嵩去找原来的军队熟人,看能不能套出相关资料;朱苏则四处探访,收集最新情况,其余人视机行动。
等长孙嵩走了后,朱苏招来独孤部落的探子。探子如实将查到的最新情况全部汇报上来。
原来自打数万大军投降南郑后,刘显十分生气,认为是他弟弟刘震出的馊主意,害得他损兵又折将。他当众斥骂其弟弟,说他贻误军机,害的独孤部落损失巨大,并将其他投入水牢,深受水淹之苦。后经其他人求饶,才下令放过刘震,但是不许他参与政事,勒令他交出官印,一边呆着去。
刘震气急败坏,痛骂刘显昏庸无能,不懂打仗却喜欢指手划脚,这次拓跋窟兵败贺兰,也有刘显乱指挥的原因,怎能将事情全推到他身上?他的计谋没问题,差点就能成功,再给时日,肯定能行。但刘显不听,对他已是深恶痛绝。
刘震一怒之下,拉起忠心于自己的队伍,跟刘显扛上了。他本来主要是掌管军队事宜,所以忠心恳恳的部下甚多。这段时间,在独孤部落的地盘,时常见的到双方械斗的情况,闹的越来越厉害。
探子应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一一报了上来。听完后,朱苏心里有底,让他多搜集资料,注意安全,等日后攻打独孤部落成功后,论功行赏。
探子点头明白,等他走了之后,朱苏又自己四处溜哒。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当年与拓跋真在独孤部落的住所。
一间很小的房子,也就十来个平方左右,这是两人亲手盖起来的,并在这里同吃同住了五年多。
当年搭好后,拓跋真欣喜若狂,在门头上刻了三个字“真苏家”,表示这是他与朱苏共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