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还有这等好事。拓跋真皱皱眉头,想起那个一呼百应的拓跋盛:“是那个拓跋盛说的吗?”

“对,拓跋盛在八大部落中的威望甚高,身手极好。”贺吉点点头:“好像他祖上也是南郑皇室中的分支。”

搞了半天,还是沾亲带故的亲戚。拓跋真起了杀心,这等有威望的人,能用之最好,不能用则必杀之。

贺瑞已经在贺兰部落路口等他们了,他心急如焚。见他们到来,舒了一口气,远远的就迎了上来。

“主上!”

“舅舅!”拓跋真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又逃难回来了。

贺瑞了然,情况他已经知道了。安慰他道:“无防,只要舅舅在,贺兰随你住。舅舅相信,将来能兴复洪业,光扬祖宗者,必定是你!”

拓跋真心中感动,他这舅舅是无保留的信任他,可惜就是死的早。记得上一世了,舅舅好像后年就过世了。他称帝之后,遵其遗愿,将贺兰部落迁到一块物产丰富的地方定居,了却他老人家的心愿。这一世,很多历程改变了,不知道舅舅能多活几年不?

正当他们两人叙旧时,刘则峰带着一行文臣到了。冯太傅、魏尚书,还有状元郎等人都没事,只有多日没洗澡,身上有些脏污。

第二十四章

没想到刘则峰竟然还是忠臣,办事效率也高,拖着一群弱不惊风的文官居然这么快到达贺兰部落。

等看到刘则峰本尊时,拓跋真吓了一跳。他脑海中的刘则峰一贯都是华衣锦服,风流倜傥之类。从未见过他这幅模样:从头到脚被血迹覆盖着,衣服也破烂不堪,头发乱七八糟,声音哑得不成样子,连一双鞋子都快烂成拖鞋了,跟讨饭的叫花子没啥区别了。其他士兵也没好到哪里,看的出这一路十分艰辛。

见到拓跋真后,他终于松懈下来,哑声道:“主上,属下林则峰不辱使命。”随后,也不顾形象,倒头就睡,鼾声如雷。

拓跋真忙吩咐将他送入房中休息。

太傅摸摸胡子,感概万分:“南郑王,这一路真是辛苦林御史了。带着我们这些文官,千方百计躲避追兵。连我这把老骨头,都被他保护到了。”

拓跋真也有些动容,觉得林则峰以后当一名贪官,也不是不能原谅的。

大家终于坐到了一起,来不及休息,抓紧时间讨论战机。

拓跋真得知王述将军那边情形也不太好,出现了大量逃兵。王述将军衡量局势,决定放弃牛川,退守贺兰。现带着残留下来的军队,在来贺兰部落的路上。

这绝对是个坏消息。

不过换个思路,也算是个好消息。魏尚书安慰道,虽然我方军队人数大幅度减少,但是留下来的士兵,都是忠诚可靠的。在以后的作战中,不用担心他们会临场投敌。

闻言,拓跋真苦笑,也只能这么宽心了。

他把朱苏的计划大致的说了一下,大家都觉得可行,不过这帮文臣建议还是要等到王述将军过来,他多年征战经验丰富。

根据鸽雀传信,三日后王述将军能带兵到达这里。

拓跋真暗思,就怕等到他到来时,已经时不我待了!战况瞬息万变,有些事拖不得。

回屋匆匆收拾了一下,拓跋真又马不停蹄的赶去看他的禁军侍卫。他这个王和统领一直不在,禁军也人心惶惶,后来鸽雀联系上了,这才安下心。

大多数人都到了,也有个把逃兵,拓跋真也懒得管了。终于见到了南郑王和朱统领,那个叫孙涛的小侍卫,抓着朱苏的袖子哭的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统领,你终于到了。”

自打朱苏帮他处理好了叔父长孙嵩的事后,他对朱苏的崇拜,如同涛涛江水,绵绵不断。

拓跋真很鄙视这种有事没事就掉泪的男人,他皱起眉头,喝道:“孙涛你站直了,不要像个娘们般哭哭啼啼。你过来,孤有事交给你。”

孙涛擦擦眼泪,强忍着不哭,走到拓跋真边上。

拓跋真打量他一番,还是忍不住教导:“你一个大老爷们,要顶天立地。哭什么哭。像什么样。“

“等下,你和王泽带上孤的手书去后燕,一定要当面把手书递给后燕王慕容垂,千万不要请别人转交。这事要保密,谁都不能说。速度要快,现在就出发。”

王泽就是当初把匕首顶在孙涛胸前的倒水小兵。从那以后,拓跋真对他颇为欣赏,引为心腹,常带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