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下边的官吏巴不得松一点。

城里百姓有苦之外,官吏也各有苦处。其中以盐课司的官吏最苦。

他们收不到够数的盐,要受罚。为着盐,采取的手段稍有不合适,就有被贬入盐户灶籍的风险。

百姓们一日日消沉,他们看在眼里,不敢过分压迫,心里也一日日压着巨石。

上官命令可以松一些,他们都发自内心的感到轻松。

进入十二月,海城的职官们开始走动。

谢星珩早前为他们定制的心理战术,开始发力了。

大大小小的职官,在年礼走动之时,都能从送礼的人嘴里听到一些外地的消息。

这些消息,包括林庚的军队势如破竹,所过之地,百姓开城门迎接,以及京中百官思退。

局势如此明了,他们这个年,也都过得没滋没味。

他们要思索未来,也想谋个退路。

他们都是皇帝的人,这般时刻,除非是过命的交情,有点亲戚关系,否则不敢找人商议。

也因他们都是皇帝的人,退路就更加急迫。他们不比其他地方职官,其他地方职官还有留任可能,换谁当皇帝都一样。

海城是重地,林庚绝对会换人。

他们现在投诚,还能保留官职,调任去别地。

不识时务的话,以后清算起来,只有死路一条。

职官们嘴上不说,见面以后,看其脸色,就都知道各自心中愁苦。

让谢星珩意外的是,清吏司的高大人,竟然还没脑子的问他:“谢大人,你跟那位还有联系吗?”

谢星珩很难相信,这种城府的人,竟然能在清吏司做郎中们的领头人。

他来这里快两年了,他怀疑其他郎中是故意捧着高大人。毕竟枪打出头鸟,出事总要有人担责。

谢星珩不跟他客气:“高大人,慎言。”

高大人苦笑,扯了扯嘴角,他似乎早想好了,不管谢星珩听不听,他都自顾说起来。

说他来海城多久,从几品官升上来,这些年的政绩有哪些。

“虽没做多少好事,但我也没做什么坏事。”伤民之事,他没主张过。

海城的经济足够好,户部的账本漂亮得很。

谢星珩无语。

这是投名状?

投给他做什么?

他自认没有暴露。所有事情都是经过刘进贤的手,稀释又稀释以后再执行。

他平时就是个小透明,偶尔动怒搞事情,都是为着自家夫郎。

投诚也不至于找他。

想不明白的事,谢星珩一律当试探处理。

他叫停,阻止高大人继续往后说。

“高大人,我来海城任职以来,对你不算尊敬,可你我同官同职,我本没道理讨好你,对你伏小做低。你对我有意见,我们开诚布公的谈。但你不必如此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