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武力培养,江致微是从卫所请的教官,过了明路。

百姓们的教习,则是盖了孙知县的大印,明确把活动界限定出来。

今江致微找大伯和舅爷商量过,两家联合,囤粮、盐巨数。

盐是利用江家的盐商之便,以及宋家往日的关系,两头打点,先囤了数万斤。

粮食则是今年的秋粮,百姓若卖,他们尽数收了。

新年还未到,年底孙知县就宣布了新政。

从立新十一年元月开始,盐价上涨,一斤二十五文钱。

这个消息,带给丰州县百姓的冲击很大。

他们买了多年便宜的盐,没想到明年要如此涨价。

江家逛小集及时张贴布告,他们余下的盐都按照今年的常价售卖。百姓们无需囤货。

为做限制,单次购买两斤的,是常价。超出部分,是二十五文钱一斤。

江家信誉好,他们如此说,百姓们心里便安定了。

同一年的南地,徐诚离开津口县,带人找到了一片盐池。

盐池占地面积比不得江东一带,于南地而言,却是生机。

他家小林约今年七岁了,身子骨还是弱,跟着他外出走一段路,都在气喘。

徐诚带他来看盐田,跟他讲盐对百姓的重要性。

他在宋原那里学了盐务,父子俩坐在盐池附近,裹着厚实的皮毛大氅,避着风,细说慢谈。

林约没上学堂,所学知识,都是杂学。

林庚离开南地以后,学问上的东西,是其他来南地当差的进士们教的,实事上,就是徐诚亲自带着。

对于七岁的小孩来说,接触这些东西为时过早。

但林约都很感兴趣,也很有求知欲。

他听着盐的价位,眉头皱起来:“爹爹,盐为什么这么贵?一斗盐明明才十文钱,可百姓们十文钱却买不到一斤。”

徐诚不知道盐税会不会迎来改革,他垂眸想了想,跟儿子说实话。

“因为这个国家太大了,到处都要用钱。”

他伸手抓一把土。

冬天,土地冻硬了,这把土潮湿结块,他指甲抠出了裂口。

“我们脚下的土地,都是王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人头税。

“你看那片盐池,这是朝廷管制的物资。像我们现在叫人开采,是掉脑袋的罪名。盐池在眼前,百姓们不能过来取,要花大价钱买。因为这是朝廷的盐。”

土也好,盐也罢,都是朝廷的。

林约又好奇:“朝廷为什么这么缺钱?”

徐诚眼神幽远。

这个问题,他问过林庚很多次。

林庚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成亲多年,夫夫俩聊过不止一回。

复杂的问题,拆分以后,慢慢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