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不要怕事小钱少,一件事做到极致,就能挣大钱。同样,当地没有出挑的手艺、经济作物,就算商人都是东货西卖,没有个支柱产业,这些都没关系。

他们可以学。百姓不方便大批量的出去学,也没那个资金,县里可以出力扶持。

县里还能自己去做生意吗?显然不现实。

县里扶持几个商户,给他们便利,条件就是要在当地做某些事。条例可以谈。

谢星珩觉着,今年科举结束,就会有响应的政策出台。

他们不想动,朝廷都会催着他们动。要培养一批跟官府合作的商户。

合作的方式……

谢星珩不敢保证。

肥羊们,哪有人权。

但当地县官们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只要他们仁善一些,就能救很多人。

今天的聚会,谢星珩不想搞成扶贫讨论会,差不多就会转移话题,顶不住人多,绕来绕去的说,说到暮色降临,他嗓音也哑了。

散会后,他回家穿新衣服给江知与看,跟他说:“以收集癖来说,我应该奔着状元朝服去,再来一套,书生之路就到巅峰了。”

江知与给他理衣衫,又让他坐桌边,给他重新梳头束发。

“你真是适合红衣。”

谢星珩平时很少穿红色,江知与给他制衣,也少用红色。红色在日常穿着里,太过张扬。

现在的记忆,都还在成亲时的喜服上。

江知与说:“能不能点中状元,都没关系。反正成亲时,你就是状元打扮。”

江知与给他束好头发,又绕到前面来看他的样子。

他们才二十多岁,成长的变化都在眉眼间,脸上没留岁月痕迹。

谢星珩的外貌像水墨画,单调的色彩,有极强的对比感。肤白,唇红,眼睫黑。

他有双微挑的丹凤眼,因气质疏懒,笑一笑,眉眼风流。

如今却变了,坚定沉稳做内核,书生文气做外衣,眉眼间的风流都沉淀下去,变得明朗端方。

若把人比作玉,红衣就是玉的样子。

以玉做刃,温润而锋利。

江知与很满意,弯腰在谢星珩唇上亲了下。

谢星珩想抱他,江知与退开了。

“可不能穿着这身衣服抱,弄皱了就不好了。”

谢星珩说:“拿个汤婆子烫一烫就好了。”

江知与还是不依。

谢星珩要脱了这衣服,江知与还不让。

“让我再欣赏欣赏。”

从前都是谢星珩让他穿衣服,在屋里转圈圈,又去外头走动。

今天调换过来,江知与兴头很浓。

谢星珩只好配合他,又模仿他从前在电视剧里看过的各种走路姿势,端着仪态给他看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