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星珩不听这些虚的。
“有干劲是吧?待会儿你来谈商铺买卖。”
沿街商铺,按照标准大小来排列,一排有十二间。
有些铺面大,挤压了空间。逛小集这一条街,两排商铺,合计十九间。刨除逛小集,还有十八间铺面。
谢星珩初期拿下两间,后来林庚来采购聘礼,拿这个货款,又扩了两间。白喜文在这期间,买了三间。
把逛小集这一排的铺面都给吃下来了。
这也是白喜文暂停收购的原因。
买得太快太急,商户会坐地起价。
他买下街尾的铺面时,就比别的商铺贵了五十两。
今天再来买,谢星珩是约了逛小集正对门的两家商户老板。
白喜文一听,脑壳都大了。
这不得喊天价啊!
第133章 “名声”的代价
逛小集门前两间铺面,一个是卖油布、雨伞、蓑衣的。县内仅此一家。余下的都是零散的卖卖蓑衣、油布的小摊子。
逛小集发展起来后,开始扶持手艺人,蓑衣数量跟上,对他们家的生意有影响。
另一家是蜡烛铺子,搭着卖些香烛纸钱。
逛小集搞红白事套餐,王家又转型做花样纸钱的生意,对他们家冲击很大。
谢星珩不想把人逼破产,最初就打出了“有钱一起挣”的口号。生意受到排挤的商人,都能转型做供货商。
出货价比零售低,数量跟上,营业额也很漂亮。
只是门前冷清,睁眼一看,客人们都在对门的逛小集,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天约见的地点,在丰州县最大的酒楼一品庄。
谢星珩定好了座,提前点了一桌酒菜,到地方,两个铺面的老板都在这里等着了。看样子也提前做过交流,表情看起来很有趣。
紧张之余,又有藏不住的有恃无恐。
似乎也做好了被威胁后,要破罐子破摔的打算。
谢星珩见多了这种人,笑眯眯打完招呼,跟他们重新介绍一下白喜文。
“白掌柜的,我们逛小集的大掌柜,总经理,铺子里一应事务都由他做主。”
两个老板又跟白喜文点头赔笑,“久仰久仰。”
四人落座,随行的小厮都在外头等候。
谢星珩下午还有一场会议,赶时间,也不跟他们客套。
“今天约你们来,是想聊一聊铺面买卖的事,帖子里我说过,你们今天能来,应该也仔细考虑过,行不行的,给个准话,也报个准价。”
谢星珩开口,两个年长的老板都是笑呵呵,让他喝酒。
“这事不着急,也到饭点了,我们先吃着喝着。”
他们还跟谢星珩转移话题:“这时的春笋很嫩,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