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心里有些不安。
难道他那边也出了什么事儿,比晁家贵女带着心怀叵测的修行者进宫还要糟糕?!
魏舟也上前把自己能够想到的方方面面都告诉了宣宗。
宣宗不是修行者,对于魏舟和李玄机在做的事知道的也并不很清楚,他只知道他们所做的事都是在保护这一座宫城,以及生活在宫城里的人。
其实这些事用不着他亲自过问,要不是突发事件的地点在紫宸殿,他也不会这么失态的带着文武百官就进内苑来看个究竟€€€€不带他们也不行,大家在太极殿都能看到冒烟的地方是紫宸殿的方向,不亲眼看一看,谁知道明天又会冒出什么样的流言?
宣宗也是过来之后才发现,带他们来亲眼目睹,比起让他们瞎猜还要糟糕。因为这件事千真万确的跟紫宸殿脱不开关系了。
宣宗有些后悔了。
大臣们会怎么议论这件事,他完全可以猜到。
东宫、紫宸殿接连被卷进了舆论的漩涡,而且都带点儿超自然的味道,宣宗的心意也不可避免的有些动摇了。
长明殿。
秦时先后从长明殿的各处搬出来六个人,除了两个人清醒着,其余的都昏迷了。清醒的人也是一副筋疲力尽的模样,据说在结界里跟什么人打了一架。
秦时没细问,他猜测他们这些人都属于那个布下结界的人想要招揽的目标,既然是招揽,那么对于不同的目标,自然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就好比他,就没人主动跳出来跟他打架,而是先搞出了美景、美女来软化他。
他再一次进入长明殿的时候,发现长明殿院子里的积雪又变成了白绒绒、干干净净的模样,好像从来没有人走进去踩一脚。
秦时心头泛起寒意。
他明明记得刚才连番进去,又带着人出来,已经将院子里的积雪踩乱了。所以眼前这样的景色,是有人使用了什么修复法术?
还是长明殿真的能够回溯时光?
秦时又是心惊,又是疑惑。如果回溯时光只能回溯几天……这样的功能到底有什么用呢?
秦时没敢继续往里走。
他望着面前这一院子纯白无暇的积雪,心里生出了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他害怕自己往前迈一脚,就会被卷进什么时光的漩涡里去了。
秦时有些仓皇地退了出来。
他不确定这个时候是不是还有人困在长明殿里,清醒的那两个兄弟也都是单独进去的,并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还有没有旁人陷入了这个结界之中。
秦时摘下腰间的鸣哨,弹向半空中。
鸣哨两寸大小,不沉,如果装在箭头上,大约就与鸣镝箭的效果差不多了。但也可以只作为暗器使用,它会在飞行的时候发出如同口哨般的响声,是镇妖司的缉妖师们联络同伴的工具。
第204章 封宫
镇妖司的人自有一套联络方式, 有向同伴示警的,有求援的,也有应答的。这种鸣哨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比如秦时现在用的这种就是向同伴求援的:遇到点儿麻烦, 但是不危险, 需要同伴来帮忙。
鸣哨在半空中炸开之后,不多时, 东南方向就炸开了同样的一枚鸣哨。这是同伴接收到了他的信号在回答他:有能力支援你,马上就到。
秦时心里就轻松了一些。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耳垂, 那里并没有戴着他习惯了的微型通讯设备。
秦时的心失落了一霎,又很快恢复了平静。
“没有关系,”他对自己说:“设备不一样,人也不一样,这都没什么。我正在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在秦时的预想中, 东南方向的援军应该是李玄机带的人。但他没料到先一步赶到长明殿的,是夜里还帮他挖井的刘都尉。
刘都尉告诉秦时, 他被钟秀叫走之后, 大理寺的仵作就被裴公公的手下带进了宫。刘都尉带着人配合他们把井底起出来的骸骨都一一验过, 登记造册之后, 装箱运去了城外的义庄。待所有的事情都查问明白了,再统一下葬。
刚才看到秦时释放的鸣哨的时候,刘都尉正带着人把最后几只箱子装车, 随着车队一起前往安福门做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