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结果是有的人家的阿姨会做,有些的不会。阿姨会做的喜滋滋,不会做的很沮丧。

“小卫,是龙虾要好了吗?”

卫靖泽说:“快了,养殖的老板跟我说,六月初就养成了,到时候正好给大家发下一批菜。”

群里顿时一片欢呼。

卫靖泽见大家如此期待,顿时觉得,虾的销路也不需要多操心了。但是现在要操心的是,虾的运输问题,像河产这种,死掉了肯定就不能吃了,而且小龙虾对氧气要求很高,运输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水中的氧含量。这个事情,卫靖泽决定还是先跟潘秋阳商量一下。

听说小龙虾要上市了,大家纷纷都开始预订虾,开口就要不少。

江延宗忍不住冒泡说:“虾吃多了上火,夏天少吃点,每家买几个几斤就够了,这东西也养不了多久的。”

卫靖泽觉得也是,虾虽然好吃,但是也要注意量,任何东西都是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的。

众人想想也是,本来吃虾也只是解个馋,买多了,家里还不一定能够消耗完,半个月往这边送一次菜,想吃下次再买也行,果然就没有那么热衷了。

五月份最需要操心的东西,应该就是西瓜了。到了五月底,卫靖泽家的西瓜就要准备开花了,老汉近期也是对西瓜十分上心,在花开之后,就要准备授粉,授粉之后就等待结瓜了。

为了避免和市面上的西瓜发生冲突,导致西瓜价格提不上去,五亩西瓜地,还分了好几种不同的瓜,开花时间有先后,结果膨胀时间也有长短不同,根据西瓜的不同时期,需要的肥料和水量也是不一样的。

如今猪圈那边已经囤积了一些肥料,家里的几头猪也是有不少肥料产出,在西瓜的肥料上,倒是无需太多担心了。

第85章 吃虾时

卫靖泽一直担心的是在西瓜开花的时候会下雨,眼看着西瓜就要开花了,就下了两场雨,雨势倒不是很大,老汉也直说幸运,西瓜虽然是即将开花了却还没有开,所以花没有被雨淋着。

月底,也是卫靖泽很忙的时候,村子里的账本要转交给潘婉婉算,村子里这一个月的菜钱也要算,田里地里的事情也很多,卫靖泽忙的就像个陀螺一样。

六月初,照旧是开例会的时候,卫靖泽给大家发钱。

如今,大家对把菜卖给江延宗是更加安心了,江延宗自己住在村子里呢,卫靖泽对外说是人家觉得村里环境好,在这里养身体,以前江延宗也是在疗养院养身体的嘛,所以也没什么人怀疑。

现在不仅有食府的生意,还有每个月两次的往帝都卖菜,大家赚的钱也是越来越多了,鲜少有人家一个月才赚一两千的,连瞎婆子在眼睛好了之后,收入蹭蹭往上涨。连瞎婆子一个人都能够赚三四千一个月,其他的人被对比的都不好意思不努力干活赚钱了。

近期因为鸡蛋卖得好,村里人都赚钱不少,家家户户养上二十多只鸡,十多只母鸡攒下来生蛋,每天生七八个,卫靖泽感觉自己都要成为专门收鸡蛋的了。

不过那些孕妇们说他的鸡蛋好吃,对身体好,宝宝也长得好,卫靖泽就觉得这个收鸡蛋的人还是挺值得的。

照这个样子下去,村里每年就靠卖鸡蛋,也能够赚不少钱呢。

这次会倒是没有什么很特别的事情,就是村长叮嘱大家,稻子在这个月要开花抽穗灌浆了,一定要注意水量,勤快点多去田地看看,抓抓虫除除草,赶赶偷吃的鸟之类的。

对于大家来说,卖稻子依旧是很有赚头的。

倒是大家都知道了潘秋阳家的龙虾已经可是上市了,开玩笑说让潘秋阳请大家吃虾子。

潘秋阳倒是不那么好欺负,直接当场就说了:“每家送上一两斤,我也是不心疼的,不过我也是靠这个赚钱的,花了不少心血,大家就不要宰的太狠啊!”

大家都哈哈一笑,说:“大家就尝尝鲜。”

卫靖泽也笑着说:“那是,送两斤大家尝尝鲜,如果喜欢了,还可以去买,住城里的人还没有咱们幸运,家门口就有养虾养泥鳅黄鳝的。”

潘秋阳感激的看了卫靖泽一眼,乡里乡亲的,你做的太小气了,别人也会不喜欢,但是太大方了,心疼那些白撒出去的钱,占便宜也是有个度的。

潘壮牛心里也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家里养了黄鳝,黄鳝泥鳅价格全年都不会很低,而且不像小龙虾那样有诸多忌讳,因此就算是潘秋阳的虾比他的泥鳅黄鳝都要先出售,但是他有耐心。但也担心到时候大家连吃带拿的,自己碍于面子不好拒绝,现在有了潘秋阳在前面做例子,自己以后循例行事就是了。

于是潘壮牛说:“这小泽家还是不一样,帮了咱们那么多,得多送几斤!”

潘秋阳遥遥回答说:“那是那是!小泽给咱们都出了不少力!”

反正到时候给卫靖泽家多给一些,你们谁也别羡慕嫉妒,他帮了我们呀,这是要还人情的。

不过大家也十分期待潘秋阳养龙虾能赚多少钱,他和潘壮牛算是村里的养殖先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