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亲自下了圣旨,让人搜集唐朝时期的各色诗词歌赋,给《全唐诗》打基础,搜寻编纂内容。
演武的事情,康熙直接交给了直郡王来办理,人数不多,参加演武的只有一千个名额,百人一个方队,一共十个。
另外,康熙还给雍郡王府的大阿哥,起名为弘晖,阳光的意思,谁让这孩子是日出的时候出生的呢!
且君子之光,其辉吉也。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这可是个非常吉利的名字。
散朝之后,康熙就把在干清宫伺候文墨的一位女官,赐给了雍郡王为格格。
这位宫女姓武,乃是汉军镶黄旗第三参领第五佐领下人。
别的都好说,可这个武氏的来历很是曲折。
武氏乃是山西大同人,清初家族跟随左梦庚投诚大清,入汉军镶黄旗,旗籍在汉军镶黄旗第三参领第五佐领。
乃是泰州知州武柱国之女。
其父武柱国,字鼎臣,是个挺有名气的官员。
出生于江南,曾任山阳县县令。
因为官清廉,受百姓爱戴,康熙帝南巡,曾御赐武柱国扇诗:
逐径探幽涉景奇,攀萝扪葛不知疲。
回溪宛转湍流激,复岭逶迤堕石危。
倚仗瘦筇腾绝壁,凭依轻屧度嵚崎。
留将薜荔除榛莽,指引游踪识路歧。
一个官员,能让皇帝给他作诗一首,也是绝了。
后来南巡结束,康熙回京,恰逢武氏选秀也结束了,她被康熙看中,就成了干清宫的侍墨女官,武柱国也升至知州的官位。
据说是武则天的武氏那一支的后代,也不知道真假。
不过这武氏在去世之后,祭文中曾有“旧族令媛”与“高门毓秀”的词汇出现,这武氏应该是个名门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