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算完,第五种断句立刻出现了,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了。”小十四一摊手:“第六种更逗了,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到底是知,还是不知?”
康熙沉默不语。
“皇阿玛,您倒是吱一声啊?”小十四拍了拍他皇阿玛的胳膊:“儿子这困惑,实在是……对了,为什么他们不用一下标点符号呢?”
标点符号其实在宋朝就有了雏形,《宋史·何基传》称赞何基:“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义显自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
但是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何况规范了。
再说只是一个雏形,大家运用的也不是很好。
“你可知道,为什么断句不同?”康熙问小十四。
“不知道啊!”小十四摇头:“就不能统一一下吗?到底是知,还是不知?民智到底是要启,还是不启?”
康熙觉得自己一个皇帝,跟一个七岁的童子讨论这个问题,有点疯狂,但是他还是很认真的跟十四儿子讨论了一下:“圣人之言,皆因自古而来,当时可没有断句这一说,而且《论语》是孔子的后代与他的学生们整理出来的,乃是孔子的一些学问,但是谁也不知道当时孔圣人是想要表达什么,所以这一般的时候,是不会教人断句的,更不会固定断句和释疑,因为谁也不能代表圣人,你明白了吗?”
“就算是不能代表圣人,但是圣人之后可以啊!”小十四歪着脑袋道:“再说了,孔圣人当年是什么情况?我大清又是什么世道?当年孔圣人也不是都对的。”
这话说的康熙瞪大了眼睛:“谁教你这些的?”
小破孩子什么话都敢说,连孔圣人都敢质疑了?
“没人教儿子,儿子自己琢磨的,皇阿玛,儿子只跟您说了,连哥哥儿子都没说,就怕被哥哥教训,嘿嘿嘿……。”小十四装傻充愣。
“小十四啊,你很聪慧,但是要记得藏拙。”康熙难得叹了口气:“以后这种事情,不要跟旁人提起,对了,你说的标点符号,是什么?”
“就是这个,儿子拿给您看!”小十四蹦起来,跑去自己的书房,拿了一本册子过来,这是他要进学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写的一个标点符号运用手册。
不过这个时候不能说他未雨绸缪,只跟康熙解释:“儿子对断句混乱之后,参考了一下那个《宋史·何基传》,弄了这个出来。”
他不能说,他对《宋史·何基传》只是一时好奇,什么样的“基”还得用做“传”啊?
康熙打开一看,竟然是各种标点符号的说明和运用。
不由得十分惊奇!
“都是你弄得?”
“是啊,做个记号么。”
康熙看了半天才看完,发现这样的话,书籍上一些晦涩难懂的东西,的确是会明朗起来,尤其是用在书本上之后。
“可有跟旁人提过?”康熙合上小册子,问小十四。
“没有啊,就皇阿玛您知道。”小十四摇头:“我怕哥说我不务正业,不好好读书,连他都没敢告诉。”
很明显,小十四亲近自己,比自己的亲哥哥四阿哥还要亲。
康熙得意了,高兴了,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康熙的小心眼无处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