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其实就是皇宫的缩小版,只不过王府后院有王妃、侧妃和庶妃,格格,姨娘跟通房大丫鬟,五个等级,要求不说身家清白吧,但是起码上玉碟的必须是有出身的,像是通房大丫鬟这样的婢女,是无法上玉碟的,因为连祖宗都不知道是什么,古代的奴婢姓氏都是主家说了算,何况是王府这种地方。
小十四张开小嘴儿,一脸吓傻了的样子:“吴应熊的……庶女?”
这么说,对方能安然无恙的待在和硕恭亲王府里头,那手腕和宠爱,缺一不可啊!
而且还能生儿子,生了养大还能送入宫中,跟他们这群皇子阿哥们一起上学,怪不得呢,那个文殊保小小年纪,就一身宅斗高手的架势,他没少从他亲生额娘那里学来吧。
德妃知道了刘翰林家的两个守寡儿媳妇分家另过了,还派人去送了礼物,不多,一人一百两银子,两匹缎子,还给他们家的小子,一人一套文房四宝。
外面人怎么看不说,反正刘氏宗亲再也不谈论那俩寡妇为啥要跟公婆分家另过了。
刘家大儿媳妇刘杨氏嫁妆丰厚,这次分家都分了出来,加上她家的儿子算是长子嫡孙,故而分了不少家当出来,凑一凑,足够母子俩在京城站稳脚跟了,再有了德妃娘娘的赏赐,腰杆子直了不少。
而刘孟氏则是抱着儿子哭了一场,前些日子的风言风语差点逼疯了她,就差上吊了!
现在被分出来单独过,再也不受那老虔婆子的挟制,不用伺候那一家老小了。
倒是文殊保,回去之后,又被常宁收拾了一顿。
这次常宁是真的下了狠手:“你以为你是谁?敢跟皇子阿哥要强?你就是个庶子,敢再作死,你阿玛也保不住你。”
文殊保嗷嗷哭着保证自己以后再也不敢了,但是第二天,常宁还是给他请了病假,因为被打的下不来炕了。
至于文殊保拉拢的那几个,回去也没得了好,不说都打了一顿,可也差不多了。
其中有两个甚至跟康熙说了,不再进来尚书房,实在是给家里头丢人现眼啊!
康熙也准了。
等到了中秋节的时候,全家终于团聚了,这次中秋节,他们的嫂子也给送了月饼,小十四最爱咸蛋黄馅儿的那个,小十三则是喜欢中秋的那道菜:桂花鸭子。
重阳节还没到,后宫传来了喜讯:王氏有喜了。
康熙一高兴,让人称唿她为:王嫔!
可是后宫嫔位上的人数已经满了,再说了,这只是口谕,没下圣旨。
第049章 第一次御门听政
这道口谕下的有点不伦不类,但是没人反对,反正就是一个后宫小女子,谁会跟她个孕妇过不去?
倒是小十四,因为要重阳节了,加上康熙回来了,这就要叫“大起”了。
叫起儿,即皇上召见大臣。这个名称是清时的俗称。
皇帝想要见谁,不是想见就能立刻宣召的,一般万岁爷召见谁,要先看膳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