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归零状态。
在漫长枯燥的岁月中,压垮一个人的往往不是那可数的几个艰巨的难题,而是繁琐又层出不穷的缠人琐事。
但也往往就是这些细小的琐事,才真正能体现出一个科研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耐性和智慧。
文震铎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来给她苦口婆心的慢慢灌输概念,就是希望这个年轻人——这个在外面的世界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炫目的成绩的得意门生——千万不要日后认清了现实以后选择脆弱的逃避。
时学谦现在有些明白,几年不见,文教授的头发为什么白的那么快了。
※※※※※※※※※※※※※※※※※※※※
【注】有关冲击绝热线和状态方程的知识,想深入了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实验冲击波原理》/《冲击波物理》等书。
实在不能理解,为啥氢|弹、原|子弹、炸|药都是敏感词……一个一个划竖线好累啊……
第101章 冥王星
时学谦很快就忙碌起来,与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氛围不同,基地研究中心的一切都是以项目进度为导向,每个阶段的指标划分的精细又严格,工作强度不亚于她曾经最艰难的那段日子。
不仅是她,这里的一千多名科学家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不会低于十二小时,甚至有时加班延长到十四小时。
为了保证研究人员们的身体健康,基地建有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每周为每位科学家安排一次全身检查,并且每个月提供一次心理疏导。每日的饮食菜单也都经过层层筛选,保障营养均衡。
庞大宏伟的地下实验场随时排满了各项实验,按照文震铎初步的规划,经过之前第一次的试水探测,捕获的信息并不清晰,而且深入冥王星内核反应的数据一条也没有,于是他才立即上报‘太空长城计划’的联席会议主席钟鸣远上将,请求调用中科院近来研发出的探测能力更好的“新视野”号执行探测任务。
“新视野”号探测器在一个月后抵达距离冥王星最近的预定轨道,发送探测信号,每隔四个月可以接受一批数据,那么两年内便可以获得六组数据,随后利用计算机模拟建立聚变燃料氘氚的状态方程。
这一步至关重要,不能出任何差错,一旦两年内数据采集不足,或者信号质量不佳,那整个计划便要重新调整。
尽管初步规划力求详尽,可是还有更多不可控因素,因为冥王星即将运动到“近地点”这一重大天文现象,并不是只有中方想对其进行观察探测,其他国家——尽管怀着各自不同的科研目的——一定也不想错失良机。
于是轨道占位变成了问题,一个国家的探测器探测完毕后,便让位于其他国家,在次级轨道围地球绕行一周后,再进行下一次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