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站了半天,也看了半天,最后时学谦转头问乔樟:“你想过去摸摸吗?”
乔樟道:“你想吗?”
时学谦想了想,福,要也要不来;寿,求也求不着;禄,她们都不缺。所以何必呢。
于是她摇摇头,笑道:“咱们还是直接进去吧。”
她们是为玄奘法师来的。
玄奘满二十岁的时候是在此处受的具足戒,在蜀地四五年间,究通诸部,常在大慈、空慧等寺讲经,一时为蜀人敬仰,按照《五灯会元》里的记载,这寺该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门很宽,两人并排进去,一进门就见到前殿的弥勒佛,抱着他那能撑船的大肚皮笑眯眯的坐在案上,一言不发,却给人感觉他还在说法,隐隐的木鱼声回荡在耳边,空中飘荡着千言万语。
以前时学谦不是没有见过弥勒,可是这一回,也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心头有异。
乔樟的声音打破了她的怔忡,“学谦,我们去里面再看吧。”
“好。”时学谦应着,两人转过一个弯,往里走走就到了大雄宝殿。世界上所有的寺庙几乎都雷同,大雄宝殿必有释迦摩尼,就像天王殿必有四大天王一样。
大慈寺的香火向来是很旺的,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更是挤的水泄不通,尤其是除夕夜的时候,一些虔诚的民众为了赶在新年到来之际敲第一下钟,点第一炷香,不惜在大年二十九凌晨就跑来这寺门口排队,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有比他更早来到的。能有幸敲下那新年第一声钟响为自己家人祈福的人,可太不容易了。
时学谦和乔樟这次来的时间正好既不在周末也不在节假日,是个连续降温的工作日,因而此时便不见几个人。
进殿前先绕过一张案台,案台上密密麻麻的摆着一片红彤彤的长明灯,少说也有几百盏,在微风中颤颤巍巍的抖动着火苗。
据说佛寺里的一盏长明灯就代表一个人魂。旁边有值班的小沙弥不厌其烦的向游客们提醒着,这些灯可千万不能吹灭,人死如灯灭,吹灭了,亡灵也就魂飞魄散了。
乔樟始终没有朝案台走太近。飘飘渺渺的烟火中,时学谦突然问道:“你说,这世界上的人真有灵魂吗,要是有,一盏长明灯就能留得住?”
乔樟笑道:“信则有,不信则无。”
时学谦一听,也冲她笑道:“你这话逻辑有问题。”
乔樟道:“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