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欢笑声小了下去,紧接着,从那边河面上又飘来一阵悠扬的笛声,声音婉转清越,荡人心神。
时学谦只觉浑身一震,笛声?家乡的声音啊……
时学谦向那边张望了一眼,夜色很浓,黑乎乎一片,她什么都没看见,可她依然朝那边看着。
她听出这是一曲《秋湖月夜》,是中国传统名曲,曲风轻柔细腻,疾徐有致,细细听来,像是情人的低喃。
悠长的笛声,像光滑的绸子一样,在河面上飘浮。
夜色下的笛声不太像白天的笛声,少了许多明亮和活跃,却多了一些清幽和神秘。夜越深越是这样。
麻省这边,有偶尔几个路过水边的人,都会情不自禁要站住听一会儿,往那边看一会儿。他们听一会儿,看一会儿,又走了。时学谦却一直在听,一直在看。她在想:这曲子一定是个华人吹出来的,若非华人,怎么能奏出如此地道的中国风情呢?
哈佛这边,几只划艇停在水中央,每个里面都坐着三三两两的年轻人,他们确实是在开水上派对,乔樟恰巧也在内,正和几个老同学说笑着。
她在两个月前赢得操盘手大赛后,立刻就从商学院毕业了。现在受到母校的庆祝邀请,在今早参加完华尔街日报的访谈节目后,赶紧特地赶到波士顿来。哈佛商学院和哈佛大学的本部不在一起,而且距离还不近。所以,白天,乔樟在波士顿市区内的哈佛商学院那边参加活动,下午,就又到坎布里奇的哈佛本部来,谁叫她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哈佛念的呢,只能这么匆匆赶场子了。
不知是谁提议了一句,大家一致希望让最出色的乔樟校友来表演个节目。乔樟也不扭捏,顺手取出了一只雪白的绸布套,抽出里面的一节翠绿的竹笛,平平直直的横于唇边,吹奏起来,她一吹起来,大家就安静了。
笛声就这么飘过水面,飘进了站在岸边步道上的时学谦的耳朵里。
不知道为什么,听着这优美的笛声,时学谦的心里感觉到了一丝莫名的安慰。她把这笛声记在了心里。
此时的她不会知道,这只曲子里,是蕴藏着乔樟对她的眷恋的。
一曲终了,时学谦仍旧定定的望着声源的方向,望着那一片黑乎乎的虚空。
等了一会儿,没有动静,看来那人是不打算再吹第二首了,时学谦想要不要过去看看?看看到底是谁吹出来这样的天籁之音。
但她终究是没有冲动的过去,只是又静静的站了一会儿。
时学谦抬头看月亮,今晚的月亮不耀眼,一副迷离恍惚的神气。还是故国的月亮要好看上一些啊。她看着看着,就转身回了公寓。
一夜好眠,梦中,有笛声缭绕。
第二天清晨,时学谦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就步行去了弗伦克尔教授的办公室。
弗伦克尔教授是个白胡子老头,身材微胖,面色红润,显得还很有活力,只是头发和唇上两撇浓胡子已经全白了,他里面穿着浅色衬衫,外面套一件棕色的毛衣,暗色的西裤,暗色的老皮鞋,典型的一副上世纪老科学家的打扮。
时学谦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里一边哼歌一边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