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章

但为君故 崔九堂前 1662 字 5天前

跨过哈佛大桥,李仪开始给时学谦介绍一些有趣的典故:“你想知道这座桥为什么不叫mit大桥而叫哈佛大桥吗?”

时学谦看看脚下的桥,摇了摇头,笑道:“为什么呢?”

李仪道:“有个笑话是这么解释的,或者说,麻省理工师生的解释版本是这样的:当初在建这桥的时候,市政府就这座桥的名称同时询问了哈佛和麻省理工,前者当仁不让的表示‘当然应该叫哈佛大桥’。”李仪笑了笑,说:“这非常符合哈佛人凡是要争第一的特性。”

时学谦问:“那麻省理工怎么表示?就这样让给哈佛了?”

李仪继续讲道:“当市政官问道麻省理工时,麻省理工却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先派了一堆力学工程师和桥梁学家去对这座桥进行了一番仔细的审查和计算,然后才说‘嗯,就叫它哈佛大桥吧,因为这座桥的设计和建造简直糟糕透了!’”

说到这里,两人同时哈哈大笑,李仪边笑边说:“后来果然像麻省理工的学究们预测的一样。这座桥三天两头出毛病,成了豆腐渣工程的代表。”

这当然只是个笑话。实际情况是,当时在建这座桥的时候,这里只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的主校区还没有搬到这里,而且这座桥其实是以约翰哈佛这个历史名人命名而不是以哈佛大学命名的。

但是,笑话归笑话,这个笑话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麻省理工学院学生身上的鲜明特点:理性、科学、偶尔带点书呆子气。

李仪先带着她去了校内的租房放行李,在一栋研究生公寓内,是个单间,面积不大不小,打理得很干净温馨。

看到那间小屋,时学谦有些吃惊。李仪人看着不着调,一副游手好闲的油条律师样,没想到真正做起事来还是非常靠谱的。

“费心了。”她一边道谢,一边往里面搬箱子。

李仪随口道:“不客气,文明的朋友就是我朋友,以后有什么事也可以找我。”她看着时学谦埋头收拾行李,看了一阵,忽然问道:“听说文明很久没交女朋友了?”

“好像是。”时学谦边收拾边回答道。

李仪懒洋洋的靠在门框上,又问:“为什么呢?你清楚吗?”

“不清楚,大概是要准备出国,没时间谈了吧。”

李仪没再问了,继续默默看着时学谦收拾行李,不知在想些什么。

规整好行李,她又带着时学谦往主楼方向走,一路给她介绍麻省理工的校园,李仪说,和哈佛大学里处处都透着华丽和优雅的风格所不同,麻省理工的建筑要显得更低调简约,偏于实用性。

走了一阵,一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圆拱型的主楼(10号楼)映入眼帘,这就是被麻省理工师生称为“大圆顶”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