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谋其政,忽而,就能理解了。
后世如何评价,当看写书人如何记载。
****
太后将案子移交大理寺,凌昭去张家查证,倒是诸多漏洞,不肯结案。
案子很好解释,张大人下放文书得了太后的懿旨,凌昭指的漏洞便是太后。他继续查,颜珞不满意了。
“你若再查,我可保不住你。凌大人,你的心思,我知晓,但你可知此事本就是上面的意思,你如今要揭开这层遮羞布,可想着凌家?”
凌昭满面通红,面前女子仪态端庄,美若仙人,这一刻,他想松口,然而自己心里过不去。
“凌昭,你既然这么闲,不如去前线打仗,那里很忙。一忙,你就没功夫想你的那些伟大理想。”颜珞慢条斯理地扫向他,“你说说你一世家弟子,家族不要了吗?”
为了心中的正义?
笑死,都快灭国了,还要什么正义。
凌昭无颜面对丞相,唯有低头禀道:“若真是太后,下官也要……”
“闭嘴。”颜珞烦不胜烦,小年轻怎地就想不开呢,怎么非要那么做呢。
她哀叹一句,道:“凌昭,食君禄替君办事。”
“既然是太后的意思,关张大人何事,他不过是奉了太后的旨意罢了,罪魁祸首尚且逍遥,他为何身首异处。”凌昭愤恨,更不明白面前貌美的女子明明这么温柔,偏偏要做不公的事。
颜珞问他:“你的小厮背着你给你的敌人通风报信,置你于险地中,你还会用吗?凌昭,我来,是想你可以结案,若是不肯,凌家便是下一个霍家。”
凌昭攥着袖口,问丞相:“您为官是为了什么?”
“呀,问起我来了?你有什么资格问我,凌昭,你看看你头顶的那片天,是不是凌家?你再看看我头顶的那片天,是颜家吗?”颜珞冷笑。
未曾挨打过,便会一味地异想天开。
顶着凌家的天,做着对凌家不利的事情,真是一公正的凌大人。
颜珞站起身,道:“怎么做,你自己想。若非你是顾言的表兄,我今日也不会走一遭。”
走了。
颜珞来得匆匆,一盏茶时间,便走了。
凌昭不解,就只为了顾言吗?
多深的爱意才会让她爱屋及乌。
****
三日后,张家结案,家眷流放,野史又翻过一页。
野史记载皆是朝堂大事,私事几乎没有,比如赵明悟纠缠顾阙一事,野史上一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