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买了田后怎么种,她手里又不是没有银钱,自己种不明白,难道还不能雇人?
倪大和倪三见劝不动,黑着脸下了船,连晚食也没留下吃,说家里船上媳妇夫郎做了饭。
两个儿子走后,留下倪老爹和媳妇祝氏,加上倪五妹三人,吃了顿谁也不多言语的饭,倪五妹喝着粥嚼着米,思索着要是以后能吃上自己种的米,那是何等有盼头的好日子,遂愈发坚定了要想法子去买荒滩的心。
倪氏一族中暗地里和倪五妹想法相同的人不少,但都因着顾忌里正的缘故,束手束脚不敢真有什么动作。
村澳里如风平之日的大海,水面浪静,水下汹涌。
“哗啦”
穿着鱼皮衣的钟纵身跳入海中,这是他第一次穿鱼皮衣下潜深水,游了几下后发现动作自在,没太多滞涩之处,这身衣裳比设想地要好用许多。
鱼皮贴身,领口、袖口和裤腿都是扎紧的,不易进水,内里贴了一层细棉布,哪怕略微进水也不怕,外面有鱼皮包裹足以保温,内衬沾湿后反而更贴合身形。
钟还发现,可能因为这身鱼皮衣取自鲨鱼皮的缘故,下水后以前那些不太聪明,游动时会傻兮兮往上凑的小鱼,现在全都在两臂开外的地方转身跑走,让他少了那么一丁点的乐趣。
不过乐趣归乐趣,下海还是为了正经事。
一入深秋海参的价格高涨,裘大头已来问过好几回。
而钟八月底九月初一直忙于咸水田和海娘娘祭,无暇他顾,把这事耽误了,这不海娘娘祭一过,他就抓紧下海来捕参。
卖海参的大半年,他已探过白水澳周边的好几处水域,大致知晓什么样的海底地形中海参较多,经验补足后,扫一眼就知什么地方更容易藏有海参,不似最初那样无头苍蝇似的乱转,恨不得看见石头就搬起来瞧瞧。
海参大都卧在沙中,捏在手里肥嘟嘟的,有时钟出手太快,或是怕海参跑了,手劲太大,海参便会受惊吐出肠子来。
这样的海参带出水后卖不上价,大都留着给家里人吃。
这回也是一样,钟在隐约翻动的沙地内发现一只海参,出手去捉,发现这只倒霉参的肠子都已经吐了半截,看来在自己来之前就受了惊吓。
钟提着海参,后面一段长长的海参肠随之飘起,还没等把这海参丢进网兜,一条黑头鱼游过来,果断叼住肠子的一头。
钟眉心微跳,觑着黑头鱼也不小,不如一起带走。
他一把松了手,海参轻飘飘地下落,除了贪吃的黑头鱼外,又引来其余各式各样的大鱼小鱼数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钟收起网兜时,里面已有了最早的那条黑头,以及后来的花斑、黄鳞和海鲢。
钟把网兜系回腰间,继续俯身捡参,刨沙时还有机会遇见卧沙的小梭子鱼、小八带、肚脐螺、螃蟹、虾蛄、扇贝、海兔……
他挑拣着个头尚可的一股脑收下,太小的就放一条生路。
前方不远处有一只张牙舞爪的蜘蛛螺,钟被其吸引过去,一举拿下。
蜘蛛螺里的螺肉挖出来可以炒螺片,滋味不错,这只的壳子棕红与白色相间,也挺别致,大概小仔会喜欢。
蜘蛛螺长得确实像蜘蛛,壳外一圈全是竖条状的长刺,但因为末端还算圆润,并不会伤人。
要把这只蜘蛛螺放进网兜,钟着实费了点工夫,正耐着性子低下头,专心解开缠在长刺上的网线时,他觉得眼前忽而一花。
抬头时得见巨大一片银光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涌来,这些银光凝结成在海底略有些刺目的眩光,使得钟微微眯起眼睛。
待双眼适应了这份光线,他凝神看去,才看清这是一大群抱团游泳的海狼鱼。
这种鱼身长如梭,为和钻沙的小梭子鱼区别,有人管它们叫大梭子鱼,不过更常见的叫法是“海狼鱼”。
团成球状的鱼群中,随便扯出一条都有三尺长,十几斤重,它们不断摇动着身体,像是有意令鱼鳞的反光更加明显。
直觉告诉钟这不太对劲,他果断后退,选择远离鱼群返回水面,而转身之际,一抹庞大的身影以迅疾的速度划开海水,张开大嘴撞入鱼群捕食,赫然是一条威猛凶悍的虎鲨!
第130章 海中奇遇
海中鲨鱼多样, 最多见的是青鲨、黑皮鲨,这两样在鲨鱼中个头算小的,钟身上的鱼皮就多来自这两类鲨, 鞣制后颜色变化,缝在一起倒也看不出太多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