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儿却道:“糖葫芦酸酸的,我并不喜欢,嫂嬷不用买。”
她举了举装着小鸡的小笼子,笑道:“我喜欢小鸡。”
当初舍不得吃,直到糖葫芦都化了,差点儿哭了的人是谁?
李一程嘴上没有拆穿她,只想着上山多采草药再多卖些钱。
走了几步出去,没听到曾明川的拐杖声,他回头招呼,曾明川这才拄着拐杖跟上来。
到了坐牛车的地方,几个女人已经到了,还是那几个女人,正叽叽喳喳讨论着彼此在集市上买的东西。
看到曾明川一家三口过来,齐齐住了声。
刘大成磕磕旱烟袋,站起来道:“明川,你们回来了?赶紧上车,咱们该往回走了。”
“谢谢刘叔。”
曾明川把五个铜板给刘大成,“刘叔,回去是三个人。”
“上车坐好了吧!”刘大成乐呵呵的接过铜板,招呼他们上车,自己坐上了车头,甩一下鞭子,“走咯!回家!”
第63章 【063】疙瘩汤(三更)
回去的路上,几个婆子试探着问李一程买了什么。
李一程很痛快的把背篓打开,“青菜没卖几个钱,好在有夫君抄书赚的几个铜板,也只够买几斤玉米面和三只小鸡。”
他知道对这种女人,越是藏着掖着越会让她们猜疑,还不如直接点儿。
大多数人总是恨人有笑人无,曾家的日子是有目共睹的穷,他也没什么可遮掩的。
之所以说曾明川抄书赚钱,因为说上山挖草药肯定要多费些口舌,说不定还会吸引很多村民上山,还有一个原因,现在的读书人少,抄书是件很高大上的活儿,他顺便抬了下曾明川的身份。
女人们果然没再问什么,只是说了几句曾明川从小会读书,以后肯定有出息之类的话就说别的了。
李一程心里暗笑,他就知道会这样。
之前刘住跟他说过,望山村有过几个读书的,但读了几年连个童生都没考上,读书花费大,都不读了。考上童生的,现在还在继续读书的只有曾明川一个。
万一曾明川考上秀才,就不是泥腿子了,如果还能考上举人……那可就是老爷了。这村里人不都得巴结着?她们怎么敢说些有的没的?
李一程的耳朵清净了,再看柔儿,又窝在曾明川的怀里睡着了。
他靠近曾明川,小声道:“小家伙累坏了。”
说着,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给柔儿盖在脸上。
此时已经快十一点了,阳光很晒。
曾明川却把草帽还给他,道:“不用,你戴着。”
说完,把柔儿的脑袋转了转,让她的脸往里靠在自己身上。
被灼热的阳光晒着,再加上走了一路,忙活了一上午,李一程也累了,低着头闭上了眼睛。
曾明川见他低着头不说话了,头一点一点的,知道他是困了,伸手一揽,将人揽到了自己肩膀上。
村里的几个妇人看到他们的姿势,眼睛眨了眨,开始用意念交流。
“不是说曾明川娶的哥儿不安分,想要和离吗?我看两人好的很。”
“传言不可信嘛!”
“也算不得传言。我娘家二嫂的娘家妹子嫁在南沟村,她说曾家夫郎没嫁过来时跟邻居姓胡的不清不楚。”
“我看人家两口子挺好的,那些人是嫉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