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是判断、诊治。

前期干涉预防和后期追踪纠正,存在空白市场。

沈之冰认真听着,也在不停思考。

沈氏的转型,不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它的社会形象也需要做一次转变。

阔绰、实力雄厚、传统产业龙头老大,这些标签都已经不完全适应现在新生代消费群体的追捧。沈之冰也不满意仅仅将沈氏局限在实力强大这一方面,她想把沈氏打造成为“对社会更有意义的公司”。

“于总监刚才说的,就是下半年度沈氏重点要关注和跟进的项目,我们更倾向于和这个领域有经验的公司进行合作。”

这不是一个光靠砸钱迅速堆砌资源就能占领市场的行业。而且这个项目的客户群体本就属于易感人群,浮躁激进的方式对他们的帮助有限,刺激却会很大。

沈之冰自己就曾经受到情绪困扰的影响,但她比较幸运,有资源也有能力可以得到最佳的治疗。可很多人,没有这个条件,又或是因为观念束缚,不愿意积极面对自己的病情。

有病就要及时治病,这是沈之冰近两年才顿悟的事。

散会后,于欣妍去了总裁办公室。

“这些是意向合作公司的名单,你先看一下。”

沈之冰翻看了一遍,大多是不知名的公司。

“公司规模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确定到底有没有潜力和能力。缺钱缺资源,这些沈氏都可以支持,但绝对不能扶持一个草包公司。”

这一行太讲究消费者信任了,这种服务不像买衣服喝奶茶,这个试用了不合适再换别的。情绪问题,经不起反复试错和折腾,每个人都是脆弱和珍贵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所以这些公司都是选了又选,到现在还没有最终决定。”

沈之冰去年就想做这个,却没有催促业务上线,给足了空间,也是明白这个特殊性。

于欣妍谈完这些,还没打算走。

“你有没有听说,齐筝的事?”

沈之冰怔了一下:“她怎么了?”

齐筝在一年前解除了对她的分组屏蔽,但好像也没有给她太多特殊的信号。她看到的,跟于欣妍还有云菲看到的,没什么差别。

“她好像打算回国发展。”

“是吗?”

从美国回来,她们的确刻意疏远了一段时间。沈之冰决定安心治疗后,也不再纠结于非要立即得到一个答案,慢慢地把专注力放在自己身上,逐渐适应了和齐筝分隔两地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