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跑步回来, 一身黑色运动装的钟瑾一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拎着一辆最新款式的小童车, 路过公交车站,小瞳指着站台后面的早餐摊子,
“买早餐。”
钟瑾拒绝,“今天梁阿姨来家里给我们准备早餐,不用买了。”
小瞳又指着卖馒头的爷爷那边,“买个馍吧。”
“行。”钟瑾抱着她走过去,“买个馍。”
小瞳拎着冒着热气的大白馒头, 又说,“煎着吃。”
“行,煎着吃。”钟瑾答应着。
自从上次生病吃过煎着吃的馒头片,她就喜欢上了这种嘎嘣脆的口感, 钟瑾觉得这比她平时吃的那些乱七八糟的零食强多了, 平时也会给她煎上一些,放在零食罐里带到所里去吃。
也不知道孩子在所里是怎么推广的, 后来有一天, 钟瑾发现食堂里居然有了煎馒头片, 从那以后几乎每天都会出现一盘馒头片。
不过可能是馒头不一样,钟瑾觉得食堂的煎馒头片没有这么好吃,小瞳也这么觉得, 吃过两次以后小瞳就不爱吃食堂的馒头片了, 后来馒头片又突然退出了食堂菜谱。
拎着馒头往回走,刷卡走进小区大门, 钟瑾给她说, “今天你和梁阿姨在家,乖乖的, 我会从监控里看你的,有什么事你给我打电话,行吗?”
“行。”小瞳怀里抱着馒头,小声答应了。
这孩子平时看着皮得很,其实并不会无理取闹,虽然才三岁,但钟瑾好好和她讲道理,她也听得进去。
钟瑾拍了拍她的头,“好孩子。”
走到单元楼下的时候,小瞳突然搂住钟瑾的脖子,把下巴搭在他的肩膀上,悄悄用手背抹了抹眼泪。
钟瑾知道孩子哭了,他的心里也是酸酸的。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总会离别的。以后她会上幼儿园,小学,大学,会去别的城市甚至别的国家念书,工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羁绊总会越来越少的。他们都需要去适应每一次告别。
有了保姆以后,一进家里就感觉很不一样,早上父女俩换下来的睡衣已经洗干净了,晾在阳台上。家里飘着一股肉香味。
梁阿姨擦着手从厨房里走出来,弯下腰,亲切地问,“你是小瞳瞳吧?我是梁阿姨。”
小瞳站在门边乖乖问好,“你好,我是一个钟云瞳。”
钟瑾正在换鞋,闻言,停下解鞋带的动作,“谁教你这样说话的?说我是钟云瞳就可以了,不用说一个。”
“可是粉刷匠也是这样说的。”小瞳认真解释道。
钟瑾问,“你怎么还认识粉刷匠?他教得不对。”
梁阿姨笑眯眯地问,“小瞳说的是儿歌吧?”说着还跟着唱了起来,“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小瞳也怪声怪调地跟着唱,“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酿。”
钟瑾看着突然唱起来的两个人,心里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不愧是有15年带娃经验的阿姨,知识储备真丰富,这都能接上。
等钟瑾把馒头片煎好端出来,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丰盛的早餐,一锅炖得香飘四溢的山药仔排汤,蒸熟的小玉米、南瓜和鸡蛋羹,还有白灼小青菜。
一个天天游荡在各种早点速食摊之间,就没吃过一顿像样早餐的小孩,发出了一声无比捧场的惊叹,“哇!”
小瞳坐在儿童座椅里,吃着她最爱的拌饭,把排骨山药玉米南瓜搅拌在一起,大口吃得很香,梁阿姨时不时帮她添一点青菜她也吃了,有时候弄到桌子上,梁阿姨也马上就收拾了。
钟瑾不用顾孩子,也吃了这段时间以来最轻松的一顿饭。
临出门前,钟瑾怕孩子又闹,准备趁她在房间里的时候悄悄出门,被梁阿姨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