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小衣 红色的小衣反倒是叫沐九如先穿上……

蔺南星面对吴王莫名其妙的剖白, 想也不想打断道:“吴王,谨言慎行,咱家不想除了查办徐威之外, 还要节外生枝。”

景致宴倒是半点也不紧张,甚至他就是故意说这些的。

他淡淡一笑道:“蔺大伴莫要担心,你既然已经来了此地, 开始着手查办徐威, 那便什么事也没有。”

他远望着笼罩在一整个大虞之上的明月,语调悠缓, 款款道:“古来家国飘摇,多是源于内忧, 从而招致外患。如今外邦图谋不轨, 北边也灾情四起,本王绝不想看到,也不想引起境内的任何动荡。”

“吴地三州是大虞的经济要地, 举国都在等着用吴地挣的钱粮赈灾救济、招兵买马, 此处不容有失。皇亲国戚,天潢贵胄,不仅享有无上权势,也要担负起百姓们的福祉。”

他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 起起落落的污黑浪潮就像是他此前的半生。

暗潮汹涌,鱼龙变化。

但也都成了过去。

如今在这里的,只有吴王景致宴。

他轻叹一声,无喜无悲,平和如水:“本王如今身为吴王,便当在江南为圣上分忧,为吴地百姓谋福, 这是本王的职责。而本王也只期望能替大虞守好这处至关紧要的粮仓钱仓,让朝廷国库充盈,得以施展手脚,好叫百姓安居乐道,军队兵强马壮。”

他折返回身,抬眼望着远处的天子大伴,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道:“心中若有天下与百姓,谁人坐在那个位置上,有时也并不是那么重要,不是么?”

蔺南星极轻地笑了一声。

景致宴的这番话,他相信大多都发自肺腑。

但更多的,是这位吴王在借由他的耳目,向天子表述安常守分的忠心。

在这朝局里,每个人想要活好都不容易。

他将这些话记在心里,若有机会,也不介意替这失了皇位的倒霉蛋在景裕的面前美言几句。

两人之后又东拉西扯,不咸不淡地说了些关于彻查徐威的计划。

亲兵们一趟趟地在两人身后来回,将盐铁搬入船舱。

突然有一人凑上前来,禀报道:“王爷,蔺公公,徐述已挣脱捆绑,悄悄地溜下船了。”

景致宴嘴边挂起些笑意,道:“好,船下的东西都搬完了吗?”

亲兵道:“已全部搬完了。”

景致宴道:“收起艞板,扬帆起航,驶向冼城。”

亲兵应了一声,立即出了船舱。

甲板处顿时各种各样的杂声传来:用力的呼和声,木板的磕碰声,水声,锚声,桨声不一而足。

船舱内的声音倒是还好。

景致宴道:“徐述回扬州后定会将货船被夷人劫走的消息告诉徐威,而徐威与倭人的信任未必牢固,他不声不响地就少送了一船东西,还折了两个倭人,定是要想办法弥补的,不知他是会尽快再送一船物资送去,还是寄送密函澄清此事。”

蔺南星在随海浪微微晃动的木地板上站得稳健如松,他看着手里的那块衣袂,随意地道:“最好他直接寄出密函,咱们截下了他的书信,通倭的罪证便是板上钉钉。若是他准备再给倭人送物资,咱们就再截一船送去冼城,或是给他制造麻烦把船拦下,时日一久,他迟早会送信去东倭。”

景致宴点点头,道:“苗承已安排了人手,盯紧徐威一党所有人的动静,任何信笺都不会错漏。”

蔺南星道:“甲板上那些江湖人,晚点到了冼城我全都审上一遍,你寻个人替我写供述。”

他冷声道:“等密信到手,就是人赃并获,咱家亲手送那老匹夫进刑部大牢,叫他生不如死,千刀万剐。”

让这狗东西通敌卖国,打搅了他和沐九如的好日子!

转眼间,蔺南星离开竹里书斋已有二十来天。

明月初落,东方既白。

院落里传来鸡鸣阵阵,吵得沐九如在床上迷迷蒙蒙睁开了双眼。

自从南下以后,他不知不觉间也养成了和蔺南星一样,日出而起的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