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轻薄 他家少爷到底受了什么委屈,他想……

黄鹂婉转清鸣, 柳絮似雪飘飞。

竹里书斋后屋空着的那片池塘,如今已栽上了荷花些许,红娇绿嫩, 出水亭亭。

新生的漂萍铺了半池,被游鱼撞得上下沉浮,花瓣、竹叶洋洋洒洒飘零于水上, 落下涟漪点点。

小蛙几只在荷叶间休憩, 人声一响,便“噗通”跳进了水里。

池边的树荫下支了方竹椅和小桌。

一大两小, 三人围在桌边,桌面上备了笔墨纸砚。

蔺南星手里捧着《幼学琼林》, 让蔺韶光自己诵读。

蔺韶光虽是个小小的人儿, 识得字却不少,他自个儿诵完一句,就由蔺南星讲解一句释义, 到了不认识的字, 蔺南星便耐心地教了,写写画画着把字义字形说透了,再让蔺韶光写上几遍。

蔺南星在内书堂学习时,那里负责都管学业的老公们都严苛非常, 每个在里面走过一遭的宫人,都没少挨皮肉上的折磨。

蔺南星也是如此,他不否认那样极端的环境下,确实能教出不少文韬武略的人才出来。

但他和沐九如的儿子,却不必受那样的苦。

他们家有钱也有权,哪怕蔺韶光将来目不识丁,也可以在大虞国土的任何一处过得逍遥自在, 甚至横着走都不成问题。

更何况小元宵还是个天资聪颖,爱好颇多,长袖善舞的好孩子。

那就更应该寓教于乐,不必揠苗助长。

小家伙如今除了断文识字之外,还会帮忙大人烧柴,会养鸡放鹅,会揉面团、洗菜、洗鱼虾。

有时他还会跟着蔺南星一起早上打个拳,有时又跟着沐九如一起认会儿穴位图。

东一棒子,西一榔头的,都是他自发去学的,还没一会儿就能冒出个新的喜好来。

但不论蔺韶光想做什么,蔺南星和沐九如这两个爹爹都是支持,且会努力为他开创条件的。

他们只希望小家伙能顺顺遂遂、快快乐乐地成长,最好能把他们这两个做爹爹的从未曾经历过的快乐童年,全都给体验上一遍。

而养育蔺韶光的亲子时光,总是快乐而温馨的。

又仿佛是蔺韶光在用他的纯真无邪与灿烂笑容,来养育少年坎坷的爹爹们。

树荫下持续响着书声琅琅,念诵声洋洋盈耳。

多鱼坐在两个祖宗的边上,懒懒地伺候笔墨。

他一手拿着墨条随意地画圈,另一手拿着个话本细细翻看。

一页读完后,他搁下墨锭,伸手翻动纸张,手指便粘在了书页上,好半会才想起来再去研两下墨——反正小祖宗字写的不勤,不用他一直伺候着。

春光透过桃花枝,落在眉清目秀的少年郎面颊上,一对深深地酒窝扑闪扑闪,像是两颗小星子,随着话本里的爱恨情仇忽隐忽现。

桌下路过大鹅两只,蹭着多鱼的腿弯,他低头一看,是小鱼和小元。

多鱼撇撇嘴,踹了一脚小元,抓起桌上的瓜子,给小鱼喂了一把,惹得两个畜生发出全然不同的“嗷嗷”叫声。

蔺韶光往多鱼脚边看了两眼,拽着小元的脖子,就把他的鹅小弟抱进了怀里,继续念书,道:“三折其……其……”

蔺南星点着那个元宵不认识的字道:“这是肱,指手臂,‘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一个人多折几次手臂,就懂得医治的方法,指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变得熟练,成为行家,也可以指大夫医术高明。”

蔺韶光煞有其事地听到最后,眼睛一亮,高声道:“大爹爹就三折其肱的好大夫!”

这么说倒也没错,毕竟沐九如也算是久病成良医,蔺南星笑道:“对,你大爹爹是三折其肱的杏林圣手。”

蔺韶光想到他的大爹爹最近开设了诊位,在家里给村人们治病,被病患还有村民们交口称赞,风光无限,蔺韶光这个做儿子的就脸上有光,与有荣焉。

蔺韶光眉飞色舞地挥动小手,兴奋道:“村里人还说大爹爹妙手回春,好厉害的!齐叔叔肚子上破的洞就是爹爹治好的,昨天还有个爷爷的腿断了,大爹爹也给接上去了!大爹爹真厉害!”

蔺南星最爱听人夸沐九如,顿时鼻尖一扬,气焰简直能捅到天上去,哼哼道:“这是自然,你大爹爹的厉害之处多着呢!”他揉了揉好大儿的脑袋,“不然怎么把元宵养得聪明伶俐又白白胖胖的,嗯?”

蔺韶光被夸得“咯咯”直笑,道:“小爹爹也被大爹爹养的又高又大,武功好好的,又聪明又帅气!”他总结,“大爹爹最厉害了,好会养人!”

元宵这嘴真是越来越谄媚了,也不知是和谁学得,但蔺南星还就是吃好大儿的这一套,被这通马屁拍得身心舒泰,连腰背都雄赳赳地挺直了,快要腆出肚腩来。

小元见蔺南星和个大公鸡似得挺胸抬头,也嗷嗷叫着支楞起了脑袋,脖子水蛇一般地晃悠,当即被蔺南星赏了个大脑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