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羲和柳郁到京郊的破庙外时,一下马车就见到不少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百姓正在粥棚前排着长队。

“怎么这么多人?”秋羲神色凝重地朝那条队伍望了一眼,“我记得之前管事的汇报时,没说有这么乞丐。”

柳郁的视线在队伍中扫过,对秋羲道:“当是受大雪影响,附近有百姓家中困难,听到破庙这里有人施粥便过来了。”

秋羲眉头紧皱:“附近的百姓?”他顿时想起自己刚穿越过来那几天的日子过得有多艰难,立刻问道,“那要不要再去多搞点米粮来?”

柳郁思忖片刻,道:“先问问情况。”

两人说着便招手叫管事的过来。

管事的之前在粥棚维持秩序,一见到马车停在路边就知道是府上的两位公子来了,于是一直在粥棚这边候着,等秋羲和柳郁唤他过去。

秋羲朝管事的问道:“李管事,粥棚这边的人数怎么比你上回报的多了一倍不止?”

“回公子,”李管事恭敬地说,“原本破庙这边需要施粥的只是城中乞丐,后来大雪数日,城外不少山村有房屋被大雪压坏,山民缺衣少食,听说这里在施粥,雪婷后便都过来了。”

秋羲点点头,果然和柳郁之前推测的相差无几。

他和柳郁走进粥棚,只见山民有老有少,乞丐却大多是青壮在排队,身上的衣物也不是他们之前让人送的那批干净厚衣服。

秋羲指着一名穿着破烂的乞丐,朝管事的问道:“之前不是让人送过衣物吗?”

管事的怕秋羲误会,赶忙解释道:“回公子,那批衣物都送来了,只是乞丐人数太多,根本不够分,于是只能把好些的衣物分给老弱妇孺,青壮便将就一些,不过青壮每日可比老弱妇孺多领些饭食。而且老孺抢不过青壮,每日便先安排的老孺领粥。”

秋羲心下了然,难怪排队的乞丐里只有青壮没有妇孺。

这时,排队领了粥的一个小孩儿朝身边的老头问道:“爷爷,那两个大哥哥是谁啊,是故事里的神仙吗?”

老头连忙捂住小孩儿的嘴,朝秋羲和柳郁那边连声告罪:“孩子不懂事,惊扰了两位公子,还请两位公子不要怪罪。”

秋羲连忙摆手,笑了笑说:“老人家不必如此,孩子这不是在夸我二人好看吗。”他蹲到那名小孩儿跟前,从荷包里抓了一把糖豆放到小孩儿手中,“谢谢你刚才的夸赞,大哥哥请你吃糖。”

老头带着小孩儿连连道谢,其他排队的人见状纷纷望向秋羲,口中夸赞的话一刻不停。

“两位公子好生俊俏,定是仙人下凡!”

“公子心底善良,活菩萨在世!”

众人越说越夸张,排在后面的人甚至还在往前拥挤,维持秩序的家丁连忙将人拦住。

两个瘦得皮包骨的汉子从侧面钻出家丁的包围,起势就朝秋羲扑过来,秋羲还没反应过来,顿时一惊,只觉手臂被人拉住,整个人靠在一个结实的胸膛上朝后退去。

“可还好?”柳郁朝怀里的人问道。

秋羲这才回过神,在柳郁怀里摇摇头:“我没事。”

那两个汉子立刻被家丁拦下,被押在一边连声告饶。

管事的见主家被冲撞,心中惊骇,焦急道:“肃静肃静!这两位公子便是这些日子为你等施粥之人,切莫冲撞。”

听到这话,队伍里立刻有人带头道:“多谢两位公子大恩,若非两位公子相助,我等定熬不过前几日的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