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玉求瑕狂揽奖项、一战成名的作品《十八》, 被很多媒体称为《洛基恐怖秀》在本世纪的复活、邪典电影的集大成之作,使世界各地无数影迷为之癫狂。
但大多数的影迷并没有看过的、玉求瑕的处女作,是一部比《十八》更年轻、更朋克、更怪诞、更张扬的邪典电影, 因为突破普罗大众的底线,一度只能在网盘流传。
而方思弄,自然是第一批观众之一。
第一次看, 他全程没有说一个字,电影弹出演员表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浑身都在发抖, 冷汗已经打湿了脊背,比看法斯宾德和特吕弗时更绝望。并非因为玉求瑕在艺术造诣上已经超过了大师们,而是因为玉求瑕是个活生生的人就在家里等他, 可他却不知道玉求瑕的灵魂中竟然埋藏了这样多的痛苦,简直可以说是一片废墟。
在电影结束的刹那他回忆起半年前那座路灯下落雪的雕塑, 在这一刻才确信玉求瑕是真的想死。
作品不会说谎,他知道玉求瑕已经来到了悬崖边缘。
从那之后方思弄就开始恐惧, 理论上来说他并不惧怕死亡, 毕竟他在十八岁的时候险些就投入它的怀抱, 他只是不想让玉求瑕死,在他眼里玉求瑕那么完满, 美丽、富有、才华横溢,一出生就拥有很多人一生也无法拥有的一切……如果连这样的玉求瑕也要自杀, 那这个世界要怎么存在下去?
博尔赫斯讲爱一个人就是创造了一种信仰,玉求瑕就是他的信仰,如果玉求瑕死了那支撑他的东西也将不复存在,所以玉求瑕濒临悬崖,就等于是他濒临悬崖。
生活在岌岌可危地继续着,渐渐的, 他意识到玉求瑕之前说过的很多事都不是随口一提,比如说“睡觉必须平躺双手合于腹间的家规”,听上去那么匪夷所思,但它们都是真的。
它们像钢鞭一样层层捆绑、鞭挞着年少的玉求瑕,让他即便在离开家、离开家人的阴影后也经年累月地保持着那个殉道者一般的睡姿,他带着童年的累累伤痕进退维谷,一直也没能走出来。
方思弄一直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守着玉求瑕,希望能将他渐渐拉离那道悬崖边缘。
可玉求瑕何其敏锐,天才导演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可以说比在世的绝大多数人都敏感,他很快发现了方思弄的这种恐惧,给出的反应却是破罐破摔。
就像被揭开假面的演员,已经放弃了伪装,而逐渐袒露出真实的面目。
大概在在一起第三年前后,玉求瑕经常把死这件事挂在嘴边,再到后来,已经几乎成了一种口头禅。
比如看着池塘里枯萎的荷花,他会说:为了等着看它再开一次,那就再活一年吧。
方思弄有时会发脾气不理他,而玉求瑕只会大笑后说:“你越这样,我就越想去死一死了。”
大多数人可能会把这种话当作说笑,或者某种调情手段,但方思弄身体里的那种恐惧冰冷严整,他知道玉求瑕没有在说笑。
他也知道,玉求瑕知道他知道。
所以他想不明白,玉求瑕为什么依然要这么说,好像就只是为了刺伤他,以看他惊慌失措的样子为乐。
他也时常会唾弃自己,为什么已经这样,还是那么无药可救地爱着玉求瑕。
然后,那一天来临了。
他在例会上发现了那两通未接来电,然后疯了一样回到了家,在浴缸里发现了躺在红水中的玉求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