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十天也太久了

从那以后,“你今天赚够钱了吗”就成为杨今每次见到梁也的第一句话。

每次杨今说这话时,都用那种直勾勾的、满含期待的眼神看着他。这好学生偏又生了一双冷清的眼,冷眼含情,搞得梁也浑身燥热。

夏天是真的来了啊。他妈的,钱怎么还不来。

于是梁也马不停蹄把分店开了起来,他充分利用铺面的格局,外屋做小卖店,主要贩卖受学生欢迎的干粮零食、日杂用品,以及计生品。

里屋被他打造成了一个小型录像厅,摆了十几张椅子,整了一墙壁的光碟,架了个录像机。

光碟和录像机是梁也撺掇老板投资的,他没花一分钱,但承诺三个月后一定连本带利把录像机的钱还上。

做音像店的主意不是他凭空想出来的,是他这个月在哈尔滨大街小巷乱窜时发现的。

一些居民区的胡同里开始出现这样的音像店,买一台录像机,一些光碟,就不间断地放电影儿就能赚钱,放的多是没在内地上映的外国片、港片,以及深夜人们喜闻乐见的小片儿。目前这种店的数量不多,市场还没饱和,工大附近更是一家没有。*

于是店一开起来,梁也就去工大门口蹲守,逢人就介绍他的小卖店,说他那儿有好东西,能大饱眼福。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便传开了:工大胡同里有一家小卖店,小卖店能看片儿——白天看港片,晚上看鬼片,半夜那啥那啥的片儿,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营业,一张全天通票就一块钱,能看一整天,比电影院便宜多了!

刚开张的一个月,梁也就把录像机的钱还上了,每天数钱算账都算不过来。

月底的某一天,梁也特意停业了半天,骑自行车带杨今到中央大街那个道塔斯俄餐厅吃了一顿。

梁也没觉得有多好吃,刀叉也使不明白,对面的人吃得好像也没有很开心,梁也觉得真他妈不值。

杨今咀嚼很慢,好像思忖很久,才低眉轻声说:“你现在好忙,都看不到你了。”

一块干巴巴的俄罗斯面包噎嘴里,梁也给它硬生生咽下去,终于露出笑容。哦,原来是因为这个不开心。

他不着调地问:“好学生,这么想看到我啊?”

杨今不说话,拿着刀叉戳盘子里无辜的肉。

梁也就哄:“现在刚起步,店我得自己守着,看这样子马上就能赚到很多钱了,等再赚多一些,我就雇个人来帮我看店,然后时间都用来陪你,行不行?”

杨今叉子下的那块肉已经千疮百孔,他低声说:“才没说让你陪。”

哎哟,真够倔的。梁也看着杨今那样儿,忽然又想抽烟了。

老天,让他的钱赚得再快一点吧。

吃完后梁也将杨今送回家,然后回粮友胡同看了母亲,孙娴问他做得怎么样,他信誓旦旦:“妈您就放心吧,我马上就能带您过上好日子了。”

马上。

这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最纯真的幻想,也是他初到社会要上的第一课。

梁也骑着自行车,叼着烟,吹着口哨骑回工大胡同,到了店门口,一愣。

两张封条赫然贴在他的铁门上,落款是这个片区的监察大队,原因不详。

梁也一头雾水,片区的监察大队在哪儿他都不知道,上哪儿找理去。他跨上自行车,在夏夜里像无头苍蝇一样寻找。

他骑得满身大汗,终于找到了地儿,上前询问,得到结果是播放不雅影片,要整改。

“可是别的音像店都——”

“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你‘这个’了……”监察队长拍拍自己口袋,“不就跟别人一样了么?”

“这个是哪个啊?交罚款吗?要交多少?”

梁也急得不行,实在是没听懂这言外之意,心里想着的都是他的店要黄了,他要留不住杨今了。

监察队长阴阳怪气道:“交多少钱?哟,做生意的,这么没眼力见儿呢。”

梁也一急,语气就凶起来:“不是大哥,罚款你他妈得给我罚单吧,罚多少钱得有依据吧,不然我咋知道要给多少钱呢?”

监察队长脸色一变,朝他吼道:“你他妈跟谁俩大声说话呢?滚滚滚,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