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吾身自有始青天浮土,黍珠一颗不用外求,当知此理散之则弥满六合,敛之则不盈一握。”

墨珣自认为自己算不上一个很合格的师父,他大多数时候奉行的都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如果弟子真的带着问题来问,他也会仔仔细细将自己的见解道来,并不藏私。

在这之后,弟子能领悟多少,那就只能靠弟子自身的领悟能力了。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所寻到的“道”也不同,墨珣也不可能将自己的想法强行塞到弟子的脑子里去。

要不怎么有人就能早早突破,而有的人却穷其一生都没能引气入体呢?

“流精玉光,天之灵宝也,汝当於身求之。”

墨珣自幼便研习道教经典,此时被林醉问起,墨珣倒也没有露怯,反而娓娓道来。

林醉听得十分认真。

林醉在提出了让师父给自己讲经的时候,确实是存了一些想要探探眼前人底的心思。

说是说请“师父”为自己讲经,但他自己早都已经读懂了。

他眼前的这个师父,无论是从行为举止,还是从他说出的话里,都并没有多少异样。

或者说,林醉没能觉察到什么异样。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平日里跟师父接触的时间不算长,也不怎么了解师父的性情……

而后,林醉转念一想——若是真有人夺舍了师父,那么修为肯定是在师父之上的,而他夺舍的时候又不触发玄九宗的护山大阵,那指不定已经在玄九宗里躲藏了很长时间……兴许是早都已经熟悉了玄九宗的各项功法也说不定!

墨珣倒是没有分神去思考林醉现在的心里活动,毕竟讲经的时候是不能随意分心的,万一不小心讲错了,那就是误人子弟了。

甚至于,墨珣觉察出了林醉的走神,还面露不虞地伸手在炕桌敲了敲。

林醉惊讶于师父的敏锐,却又觉得理所当然。他在师父面前一向是十分认真的,现在倒像是开小差被逮了个正着,让林醉眼底里飞快地闪过了一丝懊恼。

林醉回神,但墨珣已不再开口。

倒不是因为被林醉走神给气的,而是针对林醉问出的“大行梵气”,墨珣已经讲得差不多了,再讲下去亦不过是重复罢了。

按照墨珣“听来”的消息,林醉天资聪颖,应该不至于听不懂才是。

因为眼前之人是林醉,墨珣给他的耐心已比自己原先的首席大弟子足了许多,如果林醉还是听不懂……

那墨珣能怎么办呢?

只能“掰碎了”给林醉“喂”进去呗。

墨珣:有个笨徒弟也太让人糟心了!

林醉此时沉默不语,墨珣也搞不明白他到底是听懂了没有。不过,墨珣却能看出林醉现在似乎并不想离开。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墨珣对弟子一向都是“放养”,召集了一大堆弟子过来讲经这种事,虽不是没有,但却少得可怜。

所以,他们九渊峰收弟子的先决条件就是——悟性要高。

林醉不知怎么竟是从师父的语气里听出了“趁着为师刚炼完丹,炼丹房又被炸了,没事做,给你多讲讲”的意思。

说起来,尽管他师父脸上的表情不很多,总是淡淡的,但却内心却很温柔。

否则,当初也不会把自己捡回来了。

林醉那时候还很小,根本就不记事,但他却知道,自己从记事起就已经呆在玄九宗了。

而当他向师父问起自己身世的时候,师父只说是在河边捡来的。

因为他们大多数的弟子,离开了凡界,进入宗门之后就等同于已经跟凡界没什么瓜葛了。林醉便也没有刻意去追寻自己的生身父母之类的。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