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这么多大臣都劝宣和帝不住,他就算是再怎么拒绝交出传位诏书,那也没有丝毫作用。
更何况,越国公从刚才与宣和帝对视的那一眼中,看到了宣和帝的决然。
“臣遵旨。”
越国公这么一开口,当即就将其他大臣们的劝阻给截断了。
跪在地上的大臣就像是被人一拳给砸晕了一样,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他们本来是要一起劝说宣和帝,却不料,越国公竟是临阵倒戈了。
越国公起身出去,宣和帝也派了禁卫军护送。
而后,宣和帝便也亲自到太和殿去取另外一份。
等到三份诏书俱全,宣和帝便直接让人取了火盆来,当众焚毁了。
而后,又亲自写了两份,盖上传国玉玺,封入盒中。
写诏书的时候,宣和帝身边并没有留人伺候,而朝臣们也都到门外等候,屋里只余宣和帝一人。
宣和帝写传位诏书的时间其实并不如早朝时候那么久,但在外头守候着的大臣们,都觉得时间很是漫长。
刚才,在宣和帝面前,他们没敢胡思乱想,但在殿外守着的这段时间,明显是各有各的想法。
宣和帝不听劝阻,非得修改传位诏书,甚至还把事情闹得这般大,摆明了就是不打算再给大皇子任何机会了。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原先的传位诏书上写的是大皇子的名字,那么新的这份,自然就不可能是大皇子了。
宣和帝这么做,是在明摆着告诉所有人,他已经放弃大皇子了。
一直以来拥立大皇子的臣子们都开始在心里盘算着自己接下来的出路了。
今日的这一出很快就传出了宫,变成了诸多的版本。
墨珣听到的是越国公的版本,自然更具真实性。
越国公带着传位诏书回府的时候,还没有到朝廷规定的下衙时间,所以,墨珣也没有见到诏书。
但在墨珣回府之后,越国公提起此事,墨珣便顺口说了句,想看看传位诏书。
“你看这个做什么?”越国公诧异,是现在墨珣脸上停留了片刻,又道:“皇上交给我的时候就已经密封好了,你这会儿什么也瞧不到。”
墨珣年纪也不小了,马上就是要当爹的人了,而且,他也不是没见过圣旨的……越国公当然也就不会认为墨珣是小孩心性,好奇才想看的。
墨珣说要看,恐怕想看的就是诏书上头的名字了。
越国公的脑海之中飞快地闪过了一个古怪的想法,还不及细想,这个想法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想提前知道储君是谁的,大有人在,墨珣就算想看,越国公也不会觉得奇怪。
尤其是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越国公的想法也起了些变化。
大皇子,一直是许多人所看好的储君人选。
就算越国公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大皇子党,但心里却也是跟其他人一样,觉得嫡长子继承帝位是理所当然的。
但眼下,发生了这么多事,大皇子竟连同爹同父的大皇子都不肯放过,那遑论其他的皇子了。
越国公不禁想起了宣和帝即位之后发生的事。宣和帝的几个兄弟,全都被宣和帝屠戮殆尽。
不单单是王爷,就连翁主,宣和帝都没打算放过。
当时也不是没人劝,但劝的人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越国公还记得,那段时间,太和殿前头的柱子上,沾满了言官御史的鲜血,然而宣和帝独断专行,谁劝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