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宣和帝本来还是一个痛失爱子的父亲,可这会儿又变成了那个喜怒无常的帝王了。“蒲爱卿竟也是怕了雅砻吗?”
“臣惶恐,臣绝无此意。”兵部尚书跪到了地上,心中懊恼非常,竟是不知道刚才的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怎么就又跑到宣和帝面前了呢!
“禀皇上,臣以为不妨将人先把雅砻的使臣带到殿内,仔细问问他关于这本册子上的情况是否属实。”越国公见兵部尚书被宣和帝逼得连头都不敢抬了,也是无奈。
见宣和帝的眉毛都竖了起来,越国公抢白道:“也需得谨防有心人想要挑起大周与雅砻之间的矛盾,刻意伪造了这个册子。”
侍卫,越国公是没见着,就算见着了,可能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当初随行的人。而宣和帝这会儿要派人到雅砻去求证,恐怕来来回回还有很长的时间。看眼下的这个情况,宣和帝怕是也等不了了。
“雅砻大王当真那么明目张胆,想来这些来周的使臣应该也知道。”越国公这话说完,便开始等着宣和帝说话了。
礼部尚书在听了越国公的话之后,原本烦躁的情绪更是越渐涌了上来。本来就因为两国和亲,宣和帝与雅砻大王从名义上来说,那就是岳父和儿婿的关系,而且宣和帝对雅砻客套,所以这几年,雅砻使臣每一次来到大周,皇上也都以礼相待。
雅砻使臣在京里呆了一个月左右,吃穿用度那都是好的……而且,雅砻使臣气焰嚣张,礼部负责接待的官员可谓是怨声载道。
现在越想越气,看来就是因为雅砻并不把大周放在眼里,这才敢这么明目张胆了!
宣和帝的本意是在今日早朝的时候就要开始对雅砻兴师问罪了,但他的这些臣子们,看来真是安逸久了,一个两个的,都是能躲则躲。
宣和帝越看越觉得烦,心里想着,等到雅砻这边的事了解了,是该整顿一下吏制了。
“就依越国公所言,把雅砻使臣带上来!”
这一次被派到大周来的雅砻代表在雅砻那也是高官之子,雅砻与大周不同,大周好歹有个科举取仕,而雅砻的官员大都是凭借血缘亲疏而考虑是否提拔重用……认真说起来,若不是雅砻人骁勇善战,恐怕就这么个腐朽的制度早就该被吞并了。
而刚才柱下御史提到的那些个依附雅砻的部族,与雅砻的情况也都差不多。雅砻原先也是从一个小的部族一步一步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的。
禁卫军将此次来周的雅砻代表带到了殿内,然而,对方在被押上来了之后,仍是气焰嚣张并不愿向宣和帝行跪礼。
他原本是大周的客人,现在却已经变身为阶下囚,禁卫军哪里容得他在宣和帝面前这般放肆,直接将朝着对方后膝踢了一脚。
雅砻使臣跪下了之后立刻要起身,便被禁卫军按了个严实。
雅砻使臣挣扎不过,便也放弃了,却梗着脖子,无论宣和帝问了什么,他都是不答。
越国公眼瞅着宣和帝的表情不好,还没张口说话,便听到宣和帝让禁卫军动刑了。
动刑一般不会在太和殿内,唯恐见血,但宣和帝原本已经被压制住的暴戾在此时已完全从心底里又“爬”了上来,更是让宣和帝的双眼通红起来。
雅砻人自喻是铁骨铮铮,让禁卫军毫不留情地下了十个板子却也仍是咬了牙,一声不吭。
宣和帝见状,倒是非要从这人嘴里撬出话来。
明着打,怕是不成,还是得激。
这么想着,宣和帝朝着刘丞相看了一眼。
刘丞相乖觉,立刻站出来,对雅砻使臣言语讥讽,“你们雅砻可真是欺软怕硬。不敢与我大周为难,竟是欺辱我大周的翁主。”
刘宝泓本是要引经据典一番,再夸耀一下大周的实力,然而转念一想,倒也知道,这人怕是根本就听不懂,说了也白说了。
刘丞相见对方仍是不应,又道:“打又打不过,只能欺负哥儿,真是好厚的脸皮!”
“胡说八道!”
雅砻使臣在大殿上啐了一口,“你们大周才是好厚的脸皮,为了得到雅砻的圣药,自己拿翁主和那些个陪嫁来换的,现在居然还要怪到雅砻头上?!”
“你们大周的翁主,既然嫁到了雅砻去,那不管雅砻怎么对他,都是得受着!”
“我们雅砻的哥儿从以前开始就都是这样,怪只怪大周的翁主自己命不好,被他父亲卖掉了!”
雅砻使臣这话说的,倒让知道事情真相的墨珣在心里点了点头。本来宣和帝就是打了这个主意,否则当初,就完全可以让县主、郡主替代了。
宣和帝非让五翁主去,一来,五翁主是他亲儿子;二来,五翁主最受宠。
事情到了现在,宣和帝非要为五翁主讨一个公道,无论是于家于国,那都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