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主不允,便被后妃当众羞辱。雅砻大王也觉得翁主扫了他的兴,对翁主愈发不喜。”
……
柱下御史一直在述说着五翁主嫁到了雅砻之后的不幸,而像这样作贱翁主的事也时有发生,竟是一一都被记录在册。
墨珣虽是低着头,但注意力却是全然放在了殿内。
柱下御史此时手中正拿着一本册子,想来应当是今日那个侍卫进了宫之后交给皇上的。
墨珣知道皇上已经为了这件事筹划多年,自然不可能在这种小事上露出马脚。而且,就算最近发生了几件大事,想来也无法动摇宣和帝分毫。
宣和帝本就不是一个信鬼神的人,自然也就不会因为这些事改变自己的初衷。
否则的话,像今日那个侍卫进了城,就只说是五翁主死了。
那也有很多种死法,犯不着说雅砻那边作贱五翁主。
“几个后妃皆有身孕,诞下了皇子之后,地位也是水涨船高。那些部族虽然比不上大周,但是却因为离雅砻近而使得那些族长的儿子们在后宫里如鱼得水。”
“昭瑾翁主一直没有身孕,又不得雅砻大王宠爱,空有王后之名,而无王后之实。雅砻那边随便什么人都能欺辱翁主……”
墨珣听着听着,觉得这个记录有些言过其实了——当初宣和帝送翁主到雅砻和亲,派了不少的随行人员。纵使雅砻大王再不喜欢五翁主,将五翁主打入冷宫,那么多人伺候着,五翁主就是自己在冷宫里,那也能过得游刃有余了……
能把一手好牌打烂也是挺不容易的。
当然,其中必定会有人推波助澜的。
墨珣与真的五翁主接触过几次,虽然算不上很了解五翁主,但却也隐约知道一点五翁主的性子。至于抵达雅砻的那个假翁主……墨珣还真是一点都不了解。
对方会做出什么事,墨珣还真是不清楚。
不过,宣和帝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利用“五翁主和亲”这件事,那么和亲、随行的队伍里就一定会有宣和帝安插的人……
墨珣一开始跟越国公说起的时候,只说是“五翁主”会惨死,却也没想到前头还有这么多的铺垫。
毕竟,墨珣一开始也就只觉得“五翁主”的随行人员里面有宣和帝的探子,而时机一经成熟,便会由探子动手,将“五翁主”虐杀之后再嫁祸给雅砻……
然而,到了眼前的现在这个档口,墨珣仔细想来,倒也觉着有了前面的这些铺垫,反而更能说服朝臣们,也更能激起朝臣们的同仇敌忾。
看来,宣和帝会挑中了诨右图作为雅砻的新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自量力、愚不可及、蠢如鹿豕……
这样的人真的很不好找了。
此时,像墨珣他们这样站在殿外的官员们因为听不到殿内柱下御史的话,倒还没什么。可殿内的那些大臣们就截然不同了,一个个面色凝重,瞧着也是怒气腾腾的……
雅砻那边这般欺辱“五翁主”,就像是完全没有将大周放在了眼里一样!
墨珣知道朝中的文武百官其实各有各的心思,内里或者互相斗狠,但遇上了眼前的情况,那就是一致对外的。
再加上,此时宫里的氛围有些异常,处处弥漫着的“黑气”也是不住地在影响着朝臣们的情绪。
墨珣也曾因为“黑气”的缘故,使得情绪有些不对。前日进阶了之后,这些“黑气”就像是怕了自己一样,从自己身边绕开了。
但满朝文武又不全是墨珣,会被影响到也不足为奇。
墨珣这么想着,又“观察”起宣和帝来——如果这个“黑气”真有这么厉害,能够影响到大臣的情绪,又何以会影响不到久居宫中的宣和帝呢?
就在墨珣思索的这个空档,柱下御史又说了一些“五翁主被人折辱”的话。
而柱下御史手中的小册子,可以说是将五翁主嫁到雅砻之后发生的琐事都一桩桩、一件件地记录下来了。
记录的人十分擅长话语操控,虽然听在耳里是陈述,但却处处都透着引导。
墨珣早已知道了宣和帝的用意,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可奇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