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尽管墨珣活得久,但却从来没有当过帝王,自然也不知道宣和帝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只是,从一个修士的角度,当然是希望四海之内皆无战事,百姓富足、安居乐业的。

墨珣转换了一下思考的角度,假定自己是玄九宗的掌门,那时,自己执掌一个门派,所思所想会是什么……

那个时候,他应该要愁,怎么稳住玄九宗在徽泽大陆的地位,让玄九宗稳坐徽泽大陆第一宗门吧!

还要愁招收弟子的事,要跟其他宗门抢有灵根的弟子……

所以,宣和帝难道是想一统河山,逐鹿中原?

墨珣下意识便朝着宣和帝看了一眼。

不知怎么,他竟觉着自己此时脑海之中闪过的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正是实情。

墨珣还自己自己初入京城的时候,宣和帝仍是一个每年都需要办上几次围猎的人,但后来,或许是服用了丹药,已经无法再围猎的整个过程中维持应有的精力,围猎的次数也是逐年减少,从一年的四五次变成了堪堪一次。

想来,若不是因为围猎是惯例,宣和帝恐怕连这一次都会取消掉。

如果事实真如墨珣素想的这样,那么,“非要让五翁主去和亲”的事就更好解释了——如果宣和帝心中早就已经想好了要跟雅砻开战,只是一直苦于不知该怎么名正言顺地发动战争。他将五翁主送去,怕是早就已经定好了主意,要让五翁主客死异乡了。

不论是五翁主的陪嫁,还是随行人员,只要将五翁主杀死,再嫁祸给雅砻的人,宣和帝便能光明正大地出兵讨伐雅砻。

所以,五翁主后来自己逃了回来,于宣和帝而言,无异于是一桩麻烦事。

墨珣看着坐在上首的表情正似笑非笑的宣和帝,心里当真是五味杂陈。

而站在大殿中间兵部尚书,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也不再继续跟宣和帝讨论,只直接躬身告退了。

跟着兵部尚书一起站出来的刑部尚书和鸿胪寺卿见兵部尚书坐了回去,当然也就不再纠缠,也跟着躬身退回了座位上。

宣和帝见眼前的这三个刺头退了,一脸愉悦地点头。与此同时,他对太皇贵君的上道也十分满意,原先尽数褪去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宣和帝的脸上。

刚才因为兵部尚书站了出来,那些安排好的舞乐并未进场,此时兵部尚书他们退了回去,歌舞妓子便扭动着腰肢按着顺序入场了。

只是,这边才刚上了几个,还没来得及站位妥当,宣和帝手中的筷子也尚未夹住到吃食,年太尉便端着酒盏站了起来,“禀皇上,臣有话想问。”

宣和帝手下一顿,眼神直勾勾地盯着盘子里的吃食竟是眨都不眨一下眼。

因为宣和帝没有反应,舞蹈和伴奏便也不停,也不管年太尉此时是不是站着要同宣和帝说话,这就径直打着转儿在大殿之中载歌载舞起来。

年太尉一看宣和帝的反应,知道宣和帝此时心情不佳,便也有些后悔。但有些事却也不得不问问清楚,毕竟今日看宣和帝待雅砻的态度,恐怕事情还没这么简单能了解呢。若是宣和帝还有别的什么打算,最好还是早早告诉朝臣们为好,这样他们好做安排啊!

不知从何时起,宣和帝便将自己的打算都藏了起来,并不再在朝堂之上拿出来跟大臣们商议。有些事,等到宣和帝已经命人做了,朝臣们才后知后觉。而且,宣和帝大概是在培养自己的羽翼,命人办事的同时也让人瞒着,这让朝臣们想反对都已经迟了。

年太尉观宣和帝今日的行径,隐隐能觉出些不一样的味来。他心中有一个猜测,却需得宣和帝亲口为他解答才行。

并非年太尉不愿妄自揣测圣意,而是他担心自己揣测错了。

年太尉又往外站了站,让自己变得更为不容忽视一些,“皇上。”

宣和帝随手将筷子往案前一丢,正敲在了碟子上,发出了一声脆响。但大殿中舞乐喧天,朝臣们倒是没有听见。

只是,从年太尉站起身开始,朝臣们的注意力就已经被年太尉和宣和帝吸引过去了。更别说,宣和帝并不搭理年太尉,而年太尉又喊了一声……

这会儿,所有人都看到了宣和帝“摔筷子”的架势,大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心中都觉着年太尉这是惹了皇上的不快了。

宣和帝还没到摔筷子的地步,他只是觉得心烦——好好的一个过年,好好的一个年宴,才料理了雅砻的使臣,自己的臣子也要怎么一个两个地上来给自己找不痛快!

然而,他丢筷子的动作,在朝臣们看来,就跟摔筷子也差不多了,正是他心情不好的信号。

宣和帝将筷子丢掉之后,随手拍了拍掌,一脸随性,“爱卿有何事要问?”

宣和帝一发话,宫廷乐师立刻停下了演奏的动作,而在殿内跳舞的舞者也随着停了下来,低着头,并不敢在宣和帝面前造次。

“继续,都停下来做什么?”宣和帝见大殿内又静了,微微眯起眼,随手一比划,“大过年的,就要热热闹闹的才好。”

得了宣和帝的准话,乐师才继续奏乐,而舞者则又跳了起来。正如宣和帝所说的那样,大殿之中立刻恢复了热闹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