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珣一听,嘴角浅浅弯了一下,不仔细看却是很难察觉的。
“靠诊脉,目前就只能探到这些。”墨珣这么说着,又奉劝了宣和帝一句,“皇上还是让御医们开些汤药吧,”
这已经是墨珣额外的奉劝了。
跟宣和帝说话要十分小心,尤其是现在的宣和帝。
若是数年前,宣和帝才刚接触丹药的时候,如果有德高望重的人愿意出来说道、阻止,或许事情还不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可这会儿,宣和帝已经耗了十几年在炼丹上,或许在这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更是非常人能够想象。就连水灾的那段时间,国库空虚,让朝臣们捐款捐物,又停了俸禄,却都不曾断过给术士的各种……
炼丹,已经成了宣和帝心中的执念。
墨珣本来是想说,如果身体没什么问题,就不要乱吃丹药了。
可这个时候,他应该对宣和帝炼丹、服用丹药,一无所知才对。
要是他这么说了,那就等同于是将林家和越国公推到了风尖浪口。
墨珣半阖眼帘,心里想着事,却冷不丁地从宣和帝那里听到一句——“那不如就由你为朕开药吧。”
第309章
墨珣怔了一下, 眼眶稍微放大了些,却又很快恢复了正常,“如果要臣来开药的话, 那臣可能还需要看一看皇上以往的脉案和用药记录。”
墨珣这话里的言外之意也很明显, 如果他没有看过宣和帝过往的用药记录, 那他怎么给宣和帝开药?万一把宣和帝吃出了毛病, 那谁担待得起?
还不等宣和帝发话,墨珣又道:“认真说起来, 其实臣并不如太医院的御医们熟悉皇上的身体。皇上又何必退而求其次?”
用太医院的御医才是首选。
墨珣其实根本不想给宣和帝开药。
虽然进入太医院是大周大多数大夫的梦想,但太医院也是个每天都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地方。
不拘是给达官贵人看病还是给宫里的内命夫、帝王看病, 只要一个不小心, 没能把人的病医好,那就是死罪了。而且,作御医的,还很容易扯进宫廷秘闻里。
就宣和帝子嗣的问题,怕是宫里已经换过好几次的御医了。
看脉案、用药记录,那就得耗上好长时间。墨珣猜想,宣和帝怕是不会让自己看他的丹方,甚至都不会告诉自己他在服丹药。既然宣和帝不欲对自己交托信任, 又怎么好指望自己给开药啊?
“那就派人到太医院去, 把朕的用药记录和脉案都取来。”宣和帝这话并不是说给墨珣听的, 而是直接让屋里的内监到太医院去。
墨珣嘴上动了动, 却不打算再说了。反正现在看宣和帝的反应,怕是无论自己说什么都无法改变宣和帝的决定了。既然如此, 再多话也没什么意义。
内监去太医院传消息,等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带了好几摞的记录。
不单是墨珣,就连宣和帝都禁不住皱眉,“都是朕的?”
宣和帝从来没去了解过太医院的运作,是以,刚才墨珣提起这些的时候,他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麻烦的。但眼下,这么多的记录,那得翻到什么时候?
随同前来的御医连连点头,“是的,这是皇上近两年来的记录。”每个记录都得有两三名御医签章,马虎不得。
宣和帝转而又看向墨珣——难道让墨珣留下来把这些记录都看完?还是让他都带回去?
墨珣只是烦恼了一下,随即就将眉头舒展开了。
“罢了。”宣和帝摆摆手。
他刚才听墨珣给自己的诊断,听着就跟宫里的御医说得也差不多,就算开药估计也是差不多的方子,没必要搞得这么麻烦。
宣和帝现在是一动脑想事情就觉得烦躁得很,恨不得都推出去让别人解决,甚至还没开始动脑想就已经觉得烦了。
这会儿,本来应该是墨珣烦的,但宣和帝一看到太医院把记录全堆在自己面前,心里真是没来由的烦闷。
宣和帝呼出一口浊气,“都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