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是外头大雨,屋里小雨,而且土房子建得久了,泥墙开裂,即使用泥巴重新堵起来,冬天依旧的到处灌风。
青砖瓦房好,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住的也舒坦。
蒋家要起新屋子了,眼红肯定是有,但都没旁的坏心眼,毕竟前两个月,他们靠着蒋家狠狠的赚了一大笔,做人不能没良心。
大家羡慕的看了会儿,便又回家去了,还得去田里头给稻田除草呢!
这会事儿耽误不得,不然庄稼长得不好,到时收成肯定得少。
因此即使日头有些晒,大家是吃了饭又歇了会,就急急忙忙的往田里赶。
蒋父也不敢耽搁,跟着蒋小一搬了两天砖就想下田去,可赵主君又扛着包袱来了。
他说这活交给他吧!他保证把那几块田看得好好的。
给稻田除草也简单,就是把野草拔起来,然后再踩到泥里去,如此这般也就行了,除了废点腰,晒一点,也没啥。
赵主君说他干得来,蒋父就让他帮忙了,自个和蒋小一继续搬砖。
村里人原以为蒋家买的青砖也就这么些,结果隔天起来,有人扛着锄头正准备下地,就又见牛车往蒋家运砖头。
有人上去问那赶牛的汉子,还没运完啊?
那汉子笑道:“哪能那么快啊!起码还要七/八天。”
“……”
还要运七/八天,这就夸张了吧!
那小汉子继续抛出惊雷:“我听我伯说,白掌柜想起十间屋子,跟他定了二十四窑砖,如今才运了八窑。”
“……”
十间???
起那么多干啥子啊?要是给赵家也准备屋子,那两间也就够了,蒋家自个也就能住四五间,如此,一共六七间,怎么起十间?咋的,给他们家那大肉猪也安排上了吗?
有人唏嘘不已:“十间屋子,怕是得去好些银两哦。”
“没个几百两的,哪里建得了。”
大家互相望了望,然后伸着脖子艰难的咽了下口水。
几百两!!
吓死个人了。
他们这一辈子都赚不了那么多,哎,不说了不说了,人比人,气死人,说多心塞塞,还是干活去吧!
汉子们走了,剩下的妇人立马聊起来,说啥的都有。
六月初一,蒋小一又去村里‘逛’了一圈,先是上了叔公家的院子,没一会儿出来,又去了村长家,然后是黄家……
整个村子叫了大半。
都是叫人初二那天过来帮忙挖地基的。
村里人都是只起一层,因此地基一般也就挖个一米来深左右就行了,但起的越高,地基自是得挖得深一些。
赵富民晓得白子慕和蒋小一几人不晓得这种事儿,村里人也没谁家起过两层屋,因此想问都不晓得问谁,赵富民便在镇上找了工匠,让着过来帮忙看看。
这起房子和大树扎根是一个道理。
根扎得越深,才不容易被大风刮倒。
那工匠是专门干这种的,在地皮上走了一圈,便说若是想牢固些,那最少得挖个两米深才行还好这地干,地基还能拿青砖来砌,要是这地儿湿些,那就不能拿青砖来彻了,得去山里挖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