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放的官,很少能调回故土,一般都是在外任职到老,宁和县离得远,以后估摸着是回不来了,铺子租出去,收金都困难,还不如直接卖了省事。
沈老三听说他那大哥,想把那铺子盘下来,不过那位置好,盯上的人很多。
那两老一直拿不定主意,不晓得该卖给谁,不过他们这几天就要走了,估摸着也就这几天会确定下来。
要是没了户籍,那铺子就过不了户。
沈正阳挣不挣钱的,其实和他也没什么关系反正挣得再多,沈正阳也不会给他花一个铜板。
沈家老三也不怕被发现了。
上次偷银子被发现的时候,沈正阳只不痛不痒的骂了他几句,叫他滚,也没说报官啥的。
而且,家丑不可外扬,就算被发现了,沈正阳除了骂他几句,又能拿他怎么样呢?送他去牢房?那也不可能。
沈家要是出了个坐牢的,那名声多少是有点不好听。
他赌这事儿,最多就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富贵人家的子弟大多都如此,游手好闲比手脚不干净可好听多了。
沈正阳不敢报官,也更不可能宰了他。
毕竟沈正阳这人,好面子,又最是虚伪。要是背上手刃亲兄弟这么一事儿,以后谁还乐意同他做买卖?毕竟这人毒得连亲兄弟都敢下手,如此,还有什么做不出来?
沈正阳只要脑子清醒,就绝不会动他,最多对他大骂一顿。
不过骂就骂呗,反正又不会掉块肉,还是银子重要。
沈家老三是有恃无恐。
这么一想,沈老三似乎怕对方反悔,立马应承了下来,说让那小汉子在家里等着,他去去就来。
沈正阳把东西放在哪里,他是清楚的。
沈老三到沈府的时候,沈正阳正好不在。
第182章
沈老爷心软心善,却也胆小怕事,他那般说了,对方肯定不会再打户籍的主意。
而且如今又回了乡,加上户籍也不算是多贵重的东西,沈正阳便没把户籍随身带着,一直放在书房的抽屉里。
抽屉外头挂了把锁,但沈老三有经验,进府后他支开两个随行的丫鬟,立马溜进了书房,细铁丝往锁洞里一插,再一扭,大锁头咔的轻响一声后就开了。
抽屉里头放了几本账簿,沈老三一翻,户籍果然在里头。
他立马将户籍塞到衣裳里,然后旁若无人又镇定自如的从沈府离开。
那小汉子得了户籍,立马快马加鞭回了平阳镇。
……
傍晚同蒋小一择好菜,赵云澜便想回屋收拾一下衣裳。
蒋家屋子少,人多了住不开,因此赵云澜来蒋家住的时候,丫鬟一个都没有带。
思前想后,他还是决定回府城一趟。
沈管家对着沈正阳有怨,没准儿愿意帮他。
不过赵云峰那事儿,除了送信的土匪,只沈正阳和沈管家晓得,如今这事儿被捅了出来,沈管家估摸着已经被沈正阳怀疑上了。
估计也帮不了什么忙。
但总得跑一趟,没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