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青竹 寓风 2068 字 1个月前

他也和池远舟最后商量好了平价和精品两种类别所用的纸。

平价的用宝峰县产的竹纸。

是池远舟老丈人家产的, 不过为了说服张叔阳用,他们纸价也低了将近一成。

另一种,是居安县产的纸,麻加皮混做的纸,要更精美一些。

不过宝峰县也能产质量差不多的纸,价格也差不多,池远舟怀疑张叔阳非要在居安县买纸,还是冲着他那在居安县做县令的同乡。

第一册最终印五回四十八页,加上封面正好五十页,便宜的平价本定价三百六十文。

精品的定价银子二两八钱。

这还是他们一下就印两千套平摊了石刻成本后的价格。

印少点儿,价就得更高。

池远舟家师傅刻板稍差些,他主要印平价的。

张叔阳家师傅更精益求精些,主要印精品的。

暂时他们俩一人印一千套,互相帮忙卖。

不过平价利润薄,池远舟是有点吃亏的,他都担心一千套平价的能不能卖完,实在是羡慕张叔阳的门路,精品的头一回印都敢印一千套。

不过很快他就不担心了,听说开始印了,刘三自己就跑过去找他要了三百册。

池远舟瞬间就不担心了。

印!

卖光了就马上加印!

姜竹心情挺好,原本还打算邀请他们一起吃饭,结果他们都急着走。

池远舟:“哦对,要是下次还有鹿,给我留着啊。大的小的都要,最好是公鹿。”

小的给孩子养着玩,大的给老爷子耍威风。

姜竹:“好。”

等他们都走了,姜竹他们开始分钱。

一百六十两银子,按照他们先前自己商量的,三成给姜竹,就是四十八两。

一成给出骡子的小哥,折算下来就是十六两。

剩下的八人平分,每人正好十二两。

他们还想着一人出一两银子给沈青越,作为讲价的辛苦费。

没沈青越,他们可能就弄到县城七八十两卖了。

沈青越没要,几句话的事,让他们去兑换银子时候多兑那一两给他就行了。

张叔阳给他的一百六十两银票其中一百五十两都是海康的银票,能在大虞大多大城通用。

虽然海康的几家钱庄都没在宝峰县开铺子,但他们的银票也能在宝峰用。

而且宝峰的银庄还愿意多出点儿钱收他们的银票,以备将来换给需要出远门的大户人家使用。

这一百五十两,按池远舟的说法,能多换一两多银子,要是他们懒得去换,找马五、刘三他们,也能换。

池少爷多虑了,他们一点儿都不嫌这种额外多出来的钱麻烦。

时间不早了,姜竹他们还得趁着天黑上山,也没在村里多留,只到四伯家拿了点儿晒到半干的肉干儿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