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支持!
……
然后说一下总结部分。
这个案子的逻辑总体上是比较简单的,从篇幅就能看出来,就是一个接到委托,一步步追溯历史去发掘真相的结构。
但是和第一个案子,魔像诅咒案不同。
它没有那么多大场面,甚至邪神、邪祟的在这个案子里体现的很弱。
更多突出的是和人的互动,稍微刻画了1-2个配角。
这当然是故意的,因为这是一个承接上下的案子,希茨菲尔需要在这个案子里学会控制思维,保持谨慎,同时最重要的——认清人性。
当然可能节奏的把握做的不是特别好,让一些读者觉得不太舒服。
这个可以放心,因为小希茨菲尔基本不会再怎么吃瘪了,这只是她学会使用智慧过程中的一点点小小的代价。
再说人性。
我从不排斥承认人性是很恶心很肮脏的东西,但是我也一直愿意相信它美好的部分。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看一个人的眼睛就能看出他在想什么。
这句话可能有艺术加工的成分。
不过在这个案子——巴尔维克怪影案里,它体现在很多方面。
贪婪的注视。
怨灵的注视。
噩梦的注视。
人心的注视。
欲念、猜忌……甚至包括希茨菲尔那只神秘的左眼对一切的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