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距离那个时间也就没多远了。
有很多心里话想说,但毕竟时机还不合适。不多表述,留待下次再讲。
还是回到总结上来好了。
《马尼翁档案》是对世界观深度的拓展尝试。
毕竟之前做比喻的时候总提到伟大者在长久生命中会不断吞噬其他文明世界供养己身,那总不能光说,也得弄个现成的例子给人看看。
我尽量避免对这个作为范例的文明做太多刻画,一方面是我怀疑自己不擅长这部分,另一方面是……我自己看很多科幻小说,尤其是涉及到分“地球篇”和“宇宙篇”这种的,往往“地球篇”我都看的津津有味,但一到“宇宙篇”就总觉得缺乏代入感而看不下去。
人是无法脱离自己的认知去看待新世界的,我一直坚信这点。
就好像我看那些青春校园小说,看到里面的主角在班级里打闹,在天台接吻……我脑子里带入的“场景建模”,那肯定是我现实里待过的学校。
而我毕竟不是外星人嘛,读者也不是外星人……我觉得我和地球人扯什么域外文明,扯的太详细没卵用,反而会喧宾夺主,效果很差,所以礼澜-永多尔的个人剧情被我直接删了九成。
存在即可。
不用深究。
探案集既是解密小说又是神秘小说,这两点其实是矛盾的,我认为我不应该让有些东西完全失去其神秘的面纱——如果我真的按照科幻的方式去解释一些道理,那除非我有把握,有把握我后续甩出来的议题能宏伟到像三体里的理论那样动人心弦令人震撼,否则都可以视作是对神秘的亵渎。
因为未知才是最大的情绪来源。